英美新批评解读诗歌

新批评派 The New Critici *** 20世纪20至50年代英美批评界影响较大的一支批评 流派, 得名于美国约·兰塞姆所著论文集 《新批评》 (1941)。这部文集赞扬托·斯·艾略特等人的批评见解 和以文字分析为主的批评方法,称之为“新批评”,以 别于19世纪以来学院派的传统的批评。 20世纪初英国作家休姆和美国作家庞德所提出的强 调准确的意象和语言艺术的主张是新批评派理论的开端。 20年代艾略特和理查兹分别以象征主义的诗歌主张和文 字分析的批评方法奠定了新批评派的基本理论,而成为 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新批评派成员众多,主张庞杂,他 们的***同倾向主要是:1.他们从象征派的美学观点出发, 把作品看成独立的、客观的象征物,是与外界绝缘的自 给自足的有机体,称为“有机形式主义”;2.他们认为 文学在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批评的任务是对 作品的文字进行分析,探究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 隐秘的关系,称为“字义分析”。象征主义为他们提供 了美学理论,字义分析是他们进行评论的具体方法。 艾略特的著名论文《传统与个人才能》(1917)从反 对浪漫主义的角度提出“非人格化”的学说。针对浪漫 主义者关于诗歌是诗人感情的表现的观点,他认为主观 的感受只是素材,要想进入作品,必先经过一道非人格化 的、将个人情绪转变为普遍性、艺术性情绪的过程,将 经验转化为艺术的过程。针对浪漫派直接抒情的表现手 法,艾略特在《哈姆雷特》(1919)一文中认为“在艺 术形式中唯一表现情绪的途径是寻找‘客观对应物’”, 即“一套事物,一种形势,一串事件,它们是你想表现 的那种特殊情绪的公式”;“只要这类东西一出现…… 那种情绪也就引发了”。这正是象征主义以特定事物来 暗示情思的创作方法,对新批评家注重发掘文字中所暗 示和含混不清的东西很有影响。 理查兹关于诗歌语言是一种特殊的、不反映客观真 实的情绪性语言(《科学与诗》,1925),以及诗歌文 字因受上下文的影响而具有复杂的意义(《实用批评》, 1929)等见解,促使新批评派强调文字分析和诗歌含义 的丰富性、复杂性。 30、40年代的新批评派发展了关于诗歌语言的理论 和具体作品的分析。燕卜荪的成名作《晦涩的七种类型》 (1930)认为字义越含混就越丰富,诗的价值就越高。兰 塞姆在《新批评》中认为诗歌语言具有“骨架”(指主 题思想或诗篇的逻辑)和“肌理”(指从文字到标点的 艺术处理)相冲突的特点。布鲁克斯在《嘲弄——一种 结构原则》(1951)中把诗篇上下文对于一个陈述语的修 正称为“嘲弄”,说它是任何诗篇结构的主要原则。泰 特在《论诗的张力》(1938)中把诗篇的意义规定为文字 的“内含”(指比喻意义)和“外延”(指逻辑意义)所 形成的“张力”,张力最后获得平衡或调和,诗篇才算 成功。 在具体作品的评论上,新批评派推崇象征派和玄学 派,贬低弥尔顿、拜伦和雪莱等诗人。他们的理论和活 动为现代派诗歌开辟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