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种不死;范蠡不走;越国不会衰亡?

不是这样的。就算文种不被收拾掉,范蠡也不是功成身退,带着美女西施泛舟西湖,越国同样会衰亡。这不是一两个人能阻挡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是历史规律。

更何况,勾践之后还有七八个越王,隔了二百多年才灭亡,跟勾践是不是除掉文种,范蠡是不是带着西施老婆孩子热炕头,化名陶朱公发家致富……这没有必然联系啊。

越王勾践死于公元前465年,而公元前222年,越君降秦,秦在越故地设会稽郡,越国灭亡。

也就是说,在越王勾践以后越国还存在了243年。其中,勾践曾孙朱勾在位时,越国非常强大,比勾践时代犹有过之,后来才逐渐衰落,这跟文种范蠡有什么关系呢?!

越国是夏商、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中南方的诸侯国。越国处在东南扬州之地,《史记》记载其始祖为夏朝君主少康的庶子无余,是大禹的直系后裔中的一支。

越王勾践死后,越国的霸业并没有立刻崩溃。在越王勾践的曾孙朱勾统治时期(前446—前410),越国的国力最为强盛,墨子曾评价这个时候的越国道:“今天下好战之国,齐、晋、楚、越。……今以并国之故,四分天下而有之。”

也就是说在朱勾统治时期,越国和齐、晋、楚这三个国家并称,是诸侯中绝对的强者。

在朱勾统治时期,越国屡次战胜楚国的水师,兼并了滕国、郯国,夺取莒国的土地并使莒国附庸。

但是,在朱勾死后,越国从越王翳到越王无颛即位(前411——前363),这期间越国时常爆发宫廷内乱,越国也在长年的内乱中走向了衰落。越国自身在发生着内乱的同时,中原的诸侯们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三家分晋到田氏代齐,中原的这些新兴势力,也对越国的霸权构成威胁,最终,越国不得不收缩自己的势力范围。

越国在越王无颛的治理下国力逐渐恢复,到无颛去世,他的弟弟无疆即位。

无疆在位期间积极对外扩张,首先出兵齐国,使得齐国非常紧张,最后齐国臣子雍门子狄自刎,越国才退军。但在齐威王派人游说之后,放弃攻齐,转而攻楚。结果,楚威王大破越军,还杀死了越王无疆。

此战之后,越国元气大伤,也不再以“王”自称。

越国领土在战后不但失去了钱塘江以北的领土,还被一分为二,包括会稽故地和江北琅琊之地。

在楚怀王时期(前355—前296),楚国与越国的战争中,虽然楚国胜多输少,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损失惨重下,为平民怨,派了一个叫邵滑的人在越国作乱,并趁机夺取了越国的勾章地区。

到了楚考烈王时期,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春申君被封于吴地,和处于南方的越国对峙,最终,楚国攻破了越国在北方的领土琅琊,使得越国从此降服于楚国。到了秦灭六国时,秦将王翦在灭楚之后继续南下,最终灭亡了越国,设立了会稽郡,越国自此完全灭亡。

所以说,越国在勾践之后还发展鼎盛过一段时间,并不是因为什么范蠡文种不在而走向衰败。

如果说原因,除了“历史洪流,浩浩荡荡,”这样的大势所趋,越国自身原因之一,是没有建立起礼义廉耻、父慈子孝的政治理念,以至于父杀子、子灭父的悲剧频繁发生。当中原强国不断地进行变法图强的时候,越国却从来没有出现过变法,一直停留在过去的制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