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关雪的历史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000多年前,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一曲送别绝唱让阳关名扬天下。阳关博物馆的建成又为丝绸古道增添了一处新景。

阳关博物馆坐落于阳关遗址北800米处,是一个融博物、旅游、遗址保护与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整个馆址占地10万平方米,所有建筑仿汉而建,古朴典雅,古色古香,与周围的烽燧遗址、大漠戈壁和谐地融为一体。

据中国史书记载,阳关始建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武帝时期,位于敦煌市西南70公里处,与玉门关南北呼应,成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和通道。唐代以后,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阳关随之被废弃,逐渐荒芜并消失。如今只剩下“阳关耳目”墩墩山烽燧孤立于大漠戈壁之上。

为了保护阳关,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阳关的历史和文化,2000年,由于敦煌书画院的倡导和出资,一个以“挖掘古文化,建设新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开始在阳关遗址不远处筹建。3年之后,2003年8月28日上午,建于甘肃敦煌市的阳关博物馆开馆迎宾。

敦煌有座博物馆(科教兴国)

杨光 聂传清

在黄沙滚滚的大漠中,坐上古战车观看古代练兵;而后,身披铠甲,骑马走阳关大道;调兵遣将、办理通关文牒、举行出关仪式……

这不是在一千年之前的古代,也不是在看电影。来到敦煌的阳关博物馆,这种惊险、刺激的场面每一位游客都可以亲自体验。

千岁老人风采依旧

这座博物馆就建在王维诗中“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

它位于敦煌西南70公里处,始建于汉武帝“列四郡,据两关”时期,距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了。阳关曾是西域之门户,丝路之咽喉。历代王朝征战于此,僧侣、游客不绝于道,文人墨客曾在此指点江山,阳关因此而威名远扬。

近几年来,到阳关旅游观光的游客日益增多。但由于历史的变迁,岁月风沙的侵袭,昔日的阳关关城已经不复雄伟,只有墩墩山上被称为“阳关耳目”的烽燧保存了下来,不免让人发出“凭吊阳关不见关”的感慨。为了让这位“千岁老人”重新焕发光彩,敦煌书画院积极筹措,历时三年零五个月,2003年4月16日开始试运营接待游客。

阳关博物馆与传统博物馆的不同之处在于,游客不但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感受阳关的历史;还可以登城远望、观赏烽火狼烟,骑射练兵、持文牒出关……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边关,感受一番远离钢筋水泥之城的历史画面。

这样一个规模大、工程设计复杂的博物馆,没有让国家投入一分钱,完全是由敦煌书画院投资兴办的民营博物馆。其中的奥妙何在呢?

敦煌———不但可以看,还可以带走

阳关博物馆的项目发起人纪永元解释了其中的原因:20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敦煌仍是一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的边陲小县,因为人们观念陈旧,丰厚的文化遗存不能为人们服务,为了弥补这种历史与现实的反差,敦煌书画院探索出了一条不靠国家拨款,以文补文、以画养画,由企业利润扶持的滚动开发式的文体结合的新路。

所谓“以文补文”就是利用敦煌的历史文化、壁画、雕塑艺术设计出有敦煌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如:丝毯、染画、木玉石雕、陶艺等。游客不但可以来敦煌参观,还可以把敦煌的特色买回家。经过多年的实践,当年的鸣沙书画社由小到大,集腋成裘。自创建以来,创作书画作品1.1万幅,绝大多数作品被中外团体和个人收藏,书画销售额达1000万元。不仅如此,敦煌书画院还涉足房地产、建筑、旅游服务等众多领域,成立了敦煌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敦煌艺术旅行社、敦煌汇元实业有限公司等。由1983年成立时的1万元贷款、3名员工发展到现在拥有4个公司、120余名员工、资产达2000万元,为国家上缴利税120余万元。

这样,不但满足了游客的需求,还为敦煌书画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从而,为进一步做大文化铺平了道路。这也是阳关博物馆诞生的基础。

富了不忘父老乡亲

在弘扬文化艺术、壮大经济实力的同时,敦煌书画院没有忘记自己的故土和父老乡亲。他们多次为敦煌的社会公益事业奉献爱心,曾先后为中渠小学、敦煌市艺术团、敦煌公园、敦煌三中等捐款12万余元。

人才是文化的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动力,经济更进一步推动人才的培养。敦煌———一座以文化经营着的城市,在这样一个良性的循环中持续发展着。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0904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