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别》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黄鹤楼送别》教案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黄鹤楼送别》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媒体: 投影片录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初读古诗。

 1、唐代大诗人李白,大家都很熟悉,谁还记得我们学过他的哪几首诗?

 指名交流

 2、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他的一首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幻灯出示该古诗

 3、师范读

 4、自由读,读准字音。

 5、齐读,指名读。

 6、揭题25黄鹤楼送别

 7、学生针对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借助拼音读好生字。

 (2)读顺课文

 (3)理解课文大概内容,思考上述提出的问题。

 2、检查

 (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

 (2)出示词语

 烟雾迷蒙繁花似锦饯行飞檐凌空远眺

 敬仰誉满天下伫立脍炙人口凝视

 a、指名读,师纠正字音

 b、齐读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4)评价指出优缺点后齐读。

 (5)读后初步回答上述提出的问题。

  三、识记、书写生字

 1、投影生字

 2、指导识记方法和书写注意点

 “孟”字,上下结构,弯钩起笔和出钩处直线对齐。

 “饯”字与吃食物有关是“食”字旁。

 “酒”字已在生活中认识,书写时区别于“洒”

 3、根据学生提到的字进行范写。

 4、学生描红、临写字(师巡视纠正写姿)

  四、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3、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重点:

 能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教学媒体:

 收录机配乐录音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25黄鹤楼送别

 2、首先我想请同学把时间、人物、和事情放到题目中去,把题目更具体化。

 (指名说)

 3、在李白为孟浩然送别的过程中诞生了一首千古传诵的古诗。(出示诗句)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首诗,看看针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问题要问?交流

  二、精读课文

 过渡: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课文录音,听的时候注意力集中,老师相信大家能在课文中寻找到答案。

 1、听课文录音,思考刚才提出的疑问?

 2、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遍课文,现在拿起手中的笔,把与这些问题有关的课文内容圈画出来。(学生动手圈画)

 3、以小组为单位,把你找到的答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小组讨论,师巡回指导)

 4、针对第一句诗句,你解决了哪几个问题?

 (1)故人“指的是谁?为什么称为“故人”?

 (2)“烟花三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板书:景

 你从哪里知道的?

 (幻灯出示画面及第2段内容)

 景色美不美?你能把这种美的感觉读出来吗?

 (3)“下”是什么意思?

 (4)自己把诗意说一下。

 5、在美丽的春景中,老朋友要分离了,也许以后再也见不着了,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如何呢?

 6、指名回答板书:依依惜别

 随机出示第2节

 7、自己试着读一读,看看谁能把他们当时这种依依惜别的感情读出来。

 指名读,学生评价,齐读

 8、下面一段是他们的话别。板书:话

 老师想请同学起来表演,表演前,请你们先把两个人说的话读通顺,然后,同桌分角色读。开始。

 9、学生自由练读,表演。

 10、下面我们要招聘小演员了,谁想演李白?

 a、你想演李白,那请你读一下李白的话,大家认真听,待会儿我们大家来评评看,是不是合格?(学生读)

 b、评价

 c、好,你为什么用这种语气读?哪里看出?

 d、不好,为什么?你能读得比他好吗?(确定小演员)

 e、下面要挑选演孟浩然的同学。(出示孟浩然的话)读读孟浩然的话,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f、“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什么意思?

 g、谁来把孟浩然的话读好?指名读

 现在我们请两位同学上台,这样,你们先练一遍,我们其他同学站起来,自由结对,你们也来练一练。

 表演前,下面的同学有什么宝贵的经验要告诉这两位同学?给他们指点一下。

 开始表演。

 11、刚才我们主要解决了第一句诗句,下面我们看第二句诗。

 12、指名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3、这句话,谁能用书上的话来解释?、

 14、指名说出示第4小节

 15、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16、看图片,练读,指名读,齐读。

 17、这时候李白会在心中对孟浩然说些什么呢?板书:行

 18、此时此刻,李白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脍炙人口的名诗。引读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三、回顾全文,.总结

 1、大家看黑板,这篇文章从景、情、话、行四个方面体现出李白和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这首送别诗,你们课后还找到其它送别诗呢?(交流)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背诵课文中的古诗。

 3、用“暂时”、凝视“造句。

《黄鹤楼送别》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 .掌握主题文本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会课文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掌握课文中的四字成语和常用语。

  2 .感悟文本主题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从李白的几首离别诗中体会诗人寄情于水的诗歌文化。

  3 .培养言语品质

 在四字成语或常用语的感情朗读中唤起鲜明意象。

 围绕“依依惜别”的感情去发现语言文字表达的情感性。

 在模仿迁移表达和想象表达中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和审美感受。

  二、教学过程

  (一)出示词语,指导朗读。

 烟雾迷蒙 俯临长江 杨柳依依 依依惜别 脍炙人口 浩浩荡荡

 繁花似锦 飞檐凌空 沙鸥点点 按捺不住 誉满天下 永世不绝

 1、指名朗读,读准字音。

 2、教师范读一个词语,学生模仿朗读对应的词语,要读出画面、语气和情感。

  (二)诗文对照初步朗读感知

 1、课前板书:黄鹤楼送别,朗读课题,读出感情。指出课文特点。

 (黄鹤楼在湖北武汉,扬州是江苏省扬州市,它们都在长江边上,黄鹤楼在西面,扬州在东面。所以说“西辞黄鹤楼”。)

 2、从课文中找找哪些语句表达的就是这首诗的意思。用直线“_________”划出来。然后交流一下。老师读一句诗,让学生结合课文相关语句说说诗句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感悟诗情

 1、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当时周围的环境是怎样的呢?

 (1)谁来读读第一自然段。板书:之景

 (2)师:你觉得送别时的环境怎么样?那就请你美美地读一读,把同学和老师带进那迷人的送别场景。

 2、假如第一段侧重写的是黄鹤楼送别之景,那么第二自然段侧重写送别之什么呢?读读第二自然段,能否和第一自然段一样,用一个字概括。讨论并板书:之情。

 (1)指名朗读,体会这是一种怎样的离别之情。讨论板书:依依惜别

 (2)什么叫依依惜别?“依依”什么意思?“惜别”什么意思?(依依:留恋的样子;惜别:舍不得分别。形容十分留恋,舍不得分开。)

 (3)指导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依依惜别之情。

 (4)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蓝天白云,一会儿远眺江上景色,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与原句对比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仰望________,一会儿远眺_______,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除了蓝天白云和江上景色,还可能仰望什么,远眺什么?比如:温暖的春日、雄伟的黄鹤楼、点点白帆、滚滚江水、飞翔的'沙欧等)

 与原句对比出示:“李白和孟浩然一会儿_______低垂的杨柳,一会儿_______似锦的繁花,都有意不去触动藏在心底的依依惜别之情。”

 (5)集体朗读第二节,体会依依惜别的感情。

 3、李白和孟浩然在一个特定的送别之景当中,深藏着依依不舍的送别之情。接着,课文又写了送别之什么呢?请读读第三自然段,能否用一个词语概括。

 (1)出示:仔细读读第三自然段,你能读出两人之间怎样的感情?请抓住关键词句你圈圈划划,并做批注。

 (2)交流。

 (李白对孟浩然十分敬重,两人的友谊十分深厚。在谈出感受后,通过朗读体会感情。)

 ①重点出示:“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

 指导朗读,问:猜想一下,孟浩然什么样的人品得到李白的敬仰?(有所领悟后再感情朗读,层层叠加。)

 随机补充:

 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出示):

 赠孟浩然

 唐 李白

 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教师解释:我十分敬仰孟先生,他人格高尚才华横溢,名闻天下。年轻时远离官冕车马,年纪大了又归隐山林,常与松云为伴。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孟浩然很有才华,一生不贪图荣华富贵,人品高尚纯洁,深受李白的敬仰。指导朗读重点句。

 李白说孟浩然的诗篇誉满天下,我们以前学到过孟浩然写的诗吗?出示: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指导集体朗读诗句,初步感受孟浩然诗篇誉满天下(几乎家喻户晓)的才华。然后指导朗读课文重点句。

 ②重点出示:“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指导朗读。对比出示:虽然我们暂时分别了,我们的友谊却像这蓝天下的白云_________________。(纯洁无暇)再比如:却像这雄伟的黄鹤楼名垂千古,却像这三月的繁花美丽动人,却像这杯中的美酒清纯甘甜……)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体会依依不舍的感情。教师读旁白。

 4、黄鹤楼送别,课文从送别之景,写到送别之情,再写到送别之语。接下来,又侧重写送别之什么呢?读读第四自然段,讨论并板书:之举

 (1)在送别之举中,你又从哪里读出了人物的依依惜别之情?讨论,随机出示:“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随机理解:伫立(长久地站立)、凝视(聚精会神地看)指导有感情朗读

 (2)好友已经乘船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可是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久久不愿离去。此时,他的内心会想些什么呢?请展开丰富的想象,结合课文内容,写一写李白此时的内心活动。

 (3)交流,点评。

 5、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随即吟出了脍炙人口的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出示: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2)指导有感情朗读

 (3)课文从送别之景,写到送别之情、写到送别之语、写到送别之举,最后写出了李白所作的送别之诗。(板书:之诗)请你再仔细读读这首诗,你觉得这首诗哪里蕴含着李白和孟浩然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说说理由(蕴藏在烟花三月中、孤帆远影中、碧空的尽头中、滚滚长江水中)

  (四)拓展李白的离别诗,感受李白寄情于水的诗歌文化。

  1、李白写过很多的送别诗,而且十分喜欢把离别时的感情寄托在流水之中。

  (1)出示:

 赠汪伦

 唐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师:这是我们曾经学过的李白写的一首送别诗《赠汪伦》,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在这首诗里,李白把离别的感情寄托在哪里?李白和汪伦感情深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2)出示

 《金陵酒肆留别》(唐 李白)

 师:这是李白写的另一首送别诗,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酒肆就是古代的酒店。在这首送别诗当中,李白先写了酒店周边环境非常美丽,酒店里已经酿造了上等的美酒。金陵的很多朋友前来相送,大家频频举杯畅饮美酒。最后两句诗是这样写的。

 出示:“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指名朗读,集体朗读,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

 在这两句诗里,李白把离别的情谊寄托在哪里?(寄托在东流水当中,也就是长江水当中,长江全长6300多千米,但李白觉得自己与金陵朋友的离情别意比长江水还要长。)

  (3)出示

 《渡荆门送别》(唐 李白)

 师:这是李白写的又一首送别诗。“荆门”是山名,位于今湖北省宜昌市长江边。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从荆门的渡口与朋友们告别。一***有六句诗,写了李白离开荆门渡口以后,一路上看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最后两句诗是这样写的。

 出示:“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指名朗读,集体朗读。这句诗的意思是“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你们说,李白一路上游览了那么多的自然美景,为什么最后还是十分怜爱这来自故乡的水呢?(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感激之情)

  2、将“寄情于水”的诗句整合在一起朗读:

 出示: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3、小结

 让学生看着板书,引导学生梳理出课文的写作思路。课文从送别之景,写到送别——生:之情,写到送别——生:之语,写到送别——生:之举,最后写到送别——生:之诗。表达了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生:依依惜别之情。通过了解其他三首李白的送别诗作,我们发现李白寄情于水的诗歌创作现象,这是一种诗歌文化现象。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诗歌阅读中关注这种文化现象。

《黄鹤楼送别》教案 篇3

一、 谈话导入,初识古诗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亲人啊,朋友啊,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和我们离别,回想一下,你送过谁?当时你有什么感受?

 过渡:是啊,不一样的送别,但萦绕在心头的离愁却是一样的,每一次的送别都是那样的让人依依不舍。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送别”有关的课文。

 (齐读课题)黄鹤楼送别

 3、通过课前的阅读,你对黄鹤楼有哪些了解?

 4、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登楼吟诗作赋,讴歌黄鹤楼的壮美景观,其中以崔颢的《黄鹤楼》一诗最妙,传为千古绝唱。

 5、读拓展阅读第160页

 6、看到“黄鹤楼送别”这五个字,很自然的我们就想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 出示古诗,自由轻声读

 (2) 谁愿意来读一读这首古诗。注意作到字正腔圆,正确停顿。

 (3) 李白的这首诗和他的《静夜思》、《望庐山瀑布》一样,都是千古流传的好诗,那么像这样人人喜欢,人人称赞的诗,我们用一个词来形容它就是——脍炙人口(出示词语)

 “脍炙”什么意思?看看部首,脍,月字旁,很多月字旁的字都和身体有关,与肉有关,比如“肚、腰、臂、肥、胖”等。

 “脍”就是指切得很细的鱼或肉。

 “炙”就是用火烤。

 “脍炙人口”就是美味人人都爱吃,在文中指好的诗文人人都称赞。

  二、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能简要概括文章的只主要内容。

 2、作者以《黄鹤楼送别》为题,从暮春三月开始讲起,娓娓道来,给我们讲了1300年前发生的这么一个动人的故事,那么围绕课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用一、二句话简要说一说吗?

 (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并在江边目送他登船远去的动人情景。)

  三、 创设情境,学习新词

 1、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

 区别:“饯行”与“送行”(饯行是备酒食为友人送行)

 2、出示插图

 仔细看图,再读读课文,你能否用课文中的词语来描绘这幅画面?

 相机出示: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俯临长江 飞檐凌空

 杨柳依依 沙鸥点点

四、 适度拓展

 1、作者在文中还引用了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话什么意思?说说自己的理解。文中的“知己”指谁?

 2、孟浩然比李白大12岁,他们怎么会成为知己的呢?(教师讲解)

 3、补充《赠孟浩然》

 赠孟浩然

 吾爱孟浩然, 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 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 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 徒此揖清芬。

 (1) 教师朗读。

 (2) 帮助学生理解第一句:我钟爱孟浩然,潇洒的风度,超人的才华天下人都知道。

 (3) 课文中就有李白敬仰孟浩然的句子,找一找,读一读。

 (孟夫子,您的人品令人敬仰,您的诗篇誉满天下)

 (4) 两年后的春天,李白东游至今天的武汉市,再次与孟浩然相遇,两人感情更进一层,常常在黄鹤楼上饮酒作诗,黄鹤楼是两人相聚相亲的地方,黄鹤楼就是他们感情的见证。

 (5) 教师小结:孟浩然要到广陵(现在的扬州)去黄鹤楼在长江的上游,广陵在长江的下游,千里之遥啊!今日之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李白到黄鹤楼为孟浩然饯行,让我们再读读课文,感受这个故事。

 板书

 黄鹤楼送别

 依依惜别

 情

 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