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代都普遍认为中医是慢郎中了?

现在普通人得了病,首先是去看西医,如果几次都没好,才想着去看中医;或者是得了慢性病,才找中医调理。只因为大家的概念里,中医是个慢郎中。

其实我们去翻看历史上的中医医案,便会发现中医是能治疗大症、险症、恶症、急症的,那为什么现在不行呢?现在去看中医与看西医实无多大区别,还是先开一些单子让你做西医的常规检查,严重的病还是让你去点滴或者开刀等,纯中医的治疗是很少的。有的人说中药的剂量是中医的不传之密,少了治不好,多了有副作用,最近考古出土的汉朝度量衡也证实了古今用药的差异。还有的人说因为现代中医的传承由师徒制改成学院制,导致很多口传心授的东西失传。

我认为上面的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还想提一点,就是古今人生活习惯不同造成的体质差异:

1,空调。人的衣服是越穿越少了,尤其是女人。夏天穿最少的衣服,肌肤暴露在寒冷的空调下;冬天也是穿尽可能少的衣服,暴露在室外寒冷的天气中。这个是身外的小环境改变了。

2,饮食。由于冰箱的普及。人们爱喝冰水,冰冻饮料,冷饮,甚至冬天也是如此,长期这样人体内部的小环境改变了。

3,睡觉。中医认为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为子时,是人体阳气生发的时候,必须得睡觉。而现代人夜生活丰富,通宵玩乐的很多。

?4,房事。古人受儒学的影响,“存天理,灭人欲”,立贞洁牌坊,连中医养生著作也对房事有诸多的戒律。现在不但是无节制,而且各种地下发廊黄色场所泛滥,屡禁不止。

?5,工作压力。古代重农轻商,农业社会竞争较小,人际关系相对和谐,所有古代诗歌书画多表现闲适的一面。现代纯粹的金钱社会物质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大。这5点综合起来可谓是时代病。

我们知道,中国医坛近几百年都是为中医温病学派所占据。而温病学派的宗旨诚如朱丹溪《格致余论》所言“阳长有余,阴长不足”,皆喜用寒冷滋阴的药物,而恶辛温扶阳之品。故银翘、桑菊、六味盛行,而四逆、姜桂多弃而不用。

辩证是中医的灵魂。古今人因为生活习惯不同造成体质上发生极大的变化,现代人完全可以说是“阴长有余,阳长不足”,急需以扶助人体阳气以为本,若还是用温病之药,难免达标不治本,缠绵拖成慢郎中。而在这中医很多流派式微的时候,火神派的崛起值得大家拭目以待。说的严重点,火神派是这个时代中医的希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