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钱钟书去世后,有世间再无“钱钟书”的说法?

讲一个小故事。关于钱钟书和他的夫人杨绛先生。

钱钟书和杨绛相识于清华大学,一见钟情。两个人志同道合,才子佳人,却都是不爱追名逐利的人,一心在家里安安静静地做学问。

当年的杨绛面容姣好,气质极佳,不乏追求者,据小道消息称,追求她的人多达72个。“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这就是钱钟书在见到杨绛第一眼时的感觉,后来被他收录在诗歌里。杨绛的追求者里,就包括了后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费孝通。费孝通在当时是一位著名的清华才子。他苦恋杨绛,杨绛在与钱钟书成为恋人后,给费孝通写了封信,说:“我有男朋友了。”以此来断绝费孝通的念想。

杨绛在24岁时与钱钟书结婚,两人真的属于天作之合,相互扶持四十余年,他们一起出国,一起在清华任教,也一起挨过了文革。杨绛非常在意钱钟书,她让钱专心搞学问,自己包办了一切家庭事务。在她的心中,钱钟书的位置远远高过了自己本身。直到1998年12月,钱钟书逝世,杨绛的生活从两个人变成了一个人。

钱老去世后,费孝通曾多次拜访杨绛。其实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没有忘记杨先生,给她送自己写的书,请求她指正错误,并且在心里,也是真诚地想要照顾孤身一人的杨绛,但杨绛心里只有已经去世的钱钟书,只把费老的感情止于朋友之间。所以她有一次在送客的时候说:

“楼这么高,今后你就知难而退吧。”

杨先生住在高楼,此时,费孝通和她也都年纪都大了。这句话看似平淡,实则一语双关。她希望费老不要再“知难而上”,意思是楼层这么高,爬上爬下很累,另一层意思是,我的心里只有钱钟书一个人,不管他在不在世,所以你就知难而退吧。钱钟书在杨绛心里是一面任何人都不可以逾越的高墙,不管是谁都不能像钱老一样走进她的心里。

费老是个聪明人,他肯定也听得懂这一语双关的意思。斯人已去,一个万分缅怀,一个望而不得。每个人心中,总会有一个挥之不去的人影,杨绛先生如此,费孝通也不例外。听完这句话,不知道费老当时的心情会有多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