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粲诗歌创作后期
“建安七子”之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 、应玚 、刘桢,已经全部在《经典洛阳》中出场了。故事讲完了,该为他们作一个总结了。
“建安七子”虽是同时代人,但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和不同的人生观,尤其是像孔融这样的名士,为什么会遭到曹操杀害呢?历来说法不一。“七子”才情各异,光彩纷呈,将他们放在一起说一说,那就更有看头了。
记者在为“洛阳八大景”系列报道作综述时,题目是《从对仗中走出来的洛阳八大景》,以论证的形式向深处开掘,观点新颖;今天,记者为“建安七子”作综述,题目是《七问“建安七子”》,采用了“答记者问”的形式,行文活泼,形式新颖。
就让我们随着记者的提问,来听听“七子”如何“回答”吧。
——编者
正值春暖花开,古人逝去复来。
话说“建安七子”在《经典洛阳》一一露面后,王粲、陈琳等满心欢喜,收拾行囊准备回老家去。王粲、孔融是同乡,若按今天的行政区划,同属山东省人。两人作伴还乡,正好搭档。
可是孔融心中不快,对着王粲发牢骚:“《经典洛阳》讲你的故事时,把你说得那么好,似乎比我强多了。但你心里清楚,当时我的名气可比你大得多!你不过在诗歌方面有些成就罢了。而我在政治上、文学创作上,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很大!你说是不是?!”
王粲心想:孔融已经死了1798年了,竟还没改掉这臭脾气!干脆,“建安七子”都暂不回家了,开个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再说说各自的感受。于是记者与“七子”之间便有了以下对话——
一问孔融:孔先生您好。您的人品和才情,都很令人钦佩!但您为啥说父亲于儿子没什么恩情,不过是当初为了发泄情欲,在子宫里种了一颗种子而已;又说儿子与母亲的关系,不过是寄物瓶中,倒出瓶中之物,母子关系也就完了——这话多难听啊!即使在思想解放的今天,怕也是奇谈怪论吧?
孔融作答:记者先生你有所不知!当时我说这话,事出有因。你知道,“建安七子”生活在东汉至魏初,你们后世之人写文学史时,犯了一个大错误——仅仅把建安文学圈定在25年间。实际上建安文学是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展开的,算起来有50多年历史!
那是个什么样的时代?那是继先秦百家争鸣之后,又一个思想大解放和文学大发展的全盛期!战乱频仍,可挡不住文化的辉煌灿烂,你说怪不怪?建安九年,也就是公元204年,曹操占据邺城,在中国北部开创了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许多文士归附曹氏集团,形成了以“三曹”为领袖、以“七子”为代表的文人集团。文人随军占许都,进洛阳,南征北战;忧世事,写离乱,形成了“建安风骨”。
我孔融,就是这“建安风骨”中的第一块硬骨头!你们现在不是有一个词叫“颠覆”吗?我当时做的事情,就是颠覆。颠覆什么呢?颠覆我的老祖宗孔子关于人伦方面的理论!
他说君臣父子等级森严,我偏说人人平等。那时候,兵连祸结,饿殍遍野,人们饿极了,成年人就吃小孩子,可直接吃自己的孩子又不忍心,就“易子而食”。你把我的小孩当午餐,我把你的小孩当晚饭,残忍至极,人性尽失。可是,虚伪的曹操,还要以“孝”治天下。可悲!可笑!可叹!做父亲的连自己的孩子都吃掉了,还有什么资格要求孩子讲孝道?呸!什么讲孝道,什么“举孝廉”,不过是皇室和朝廷用来维护人伦秩序的一种手段罢了。所以,我就说了上面那些话,不过是激愤之言,有什么错?
可曹操那厮,抓住我的小辫子不放,非要判我死刑。罪状还是那一条:不孝!最可笑的是,法庭当场出示的证据,居然是我说的一句话——一次,有个人向我请教:“假使天下饥荒,仅有一点点食物,做儿子的给不给父亲吃?”我回答:“倘若父亲不好,宁可给别人。”我说的是实话呀!如果父亲是个杀人犯,还要让他吃饱了再去杀人吗?但曹操想杀我,便把这句话作为我不忠不孝的证据,把我杀了。
唉,我是“建安七子”中死得最早的一个?我的妻子、儿子与我同时被杀。当时我56岁,我的两个儿子,一个7岁,一个9岁,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呀!你说曹操残忍不残忍?
其实曹操杀我,是因为我在政治上和他观点不一致,并不是我不孝——“孔融让梨”的故事谁人不晓?对哥哥我尚且这么讲礼貌,对长辈会不孝顺吗?记者先生,你可以问问曹操:他延揽人才,不是说“不忠不孝也不要紧,只要有才就行”吗?为什么又以不孝的罪名,把我孔融给杀掉了呢?
这就是我的冤屈和愤懑!你问问陈琳他们,看我说的对不对?
二问陈琳:陈琳先生,记者在写您的时候,遣词造句都是小心翼翼的,因为知道您的笔锋比刀剑还锋利,生怕写得不到位,让您反戈一击。请问您对孔融刚才的发言有什么看法?
陈琳作答:首先我要说的,是后人对我有误解:说我的笔锋锋利,似乎我是一个刀笔吏。其实我最不愿意落下这个名声。因为“刀笔”一词,看似褒,实则贬,是在骂我哩!
当时,我替袁绍写檄文讨伐曹操,虽然出言不逊,却是万分正确!因为檄文的特点就是火辣辣,如果把檄文写得客客气气的,那还叫檄文吗?可是你们后人,也和曹操一样,总认为我做人不厚道,骂了他的祖宗。其实我不过是说曹操是阉宦之后,这并没有说错。曹操出生于一个显赫的宦官之家,他的祖父曹腾,是东汉末年的宦官;他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难道他不是阉宦之后吗?
我骂他的祖宗,那也是应该的。当时百姓痛恨宦官专权,恨得牙根儿痒痒,越是显赫的宦官家族,越让人痛恨。所以曹操最怕人家揭他的老底,最怕谈出身。我当时写檄文,找准了他的软肋,切入点很正确,并且把他的头风病都骂好了,这是水平高,怎能怪我不厚道呢?
不过,我很佩服曹操的博大胸襟,他是真爱才,不是在作秀。后来袁绍战败,我被俘了,曹操不记仇,不给我“穿小鞋”,一直重用我,我很感激。他的儿子曹丕,也很高看我。在诗歌方面我没有王粲的名气大,但曹丕在提到“建安七子”的时候,把孔融排在第一,把我陈琳排在第二,把王粲排在我后面,看来曹家对我还是不错的。
至于孔融对曹操的评价,我觉得有点儿偏激。可是,毕竟他死得那么惨,所以这个问题我回避,你去问问王粲吧。
三问王粲:王粲先生,今天向您提的问题比较尖锐,为啥曹操出行时,总把你带在身边?为啥铜雀台刚建成,您就带头写诗文赞美曹操?是不是有意阿谀奉承曹老板?
王粲作答:记者先生,我想反问你一句:难道曹操不值得赞美吗?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和云水襟怀的英雄,可不是像孔融说的是嫉贤妒能的小人。你们现代的文学家鲁迅,在评价曹操的时候,说的是公道话。鲁迅说:现在我们一讲到曹操,很容易就联想起《三国演义》,想起戏台上那个白脸的奸臣,但这不是认识曹操的正确方法。现在我们再看历史,历史上的记载和论断,有时也是极靠不住的,不能相信的地方很多。因为通常我们晓得,某朝存在的年代久一点儿,其中必定好人多;某朝存在的年代短一点儿,其中差不多没有好人。为什么呢?因为年代久了,做史的是本朝人,当然要恭维本朝的人物;年代短了,做史的是其他朝代的人,便可以很自由地贬斥前朝的人物。比如秦朝,史上记载的几乎半个好人也没有。曹操在史上的年代也是颇短的,自然也逃不了被后朝人说坏话的命运。其实,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还说:董卓之后,曹操专权。他的立法是很严的,因为大乱之后,大家都想做皇帝,大家都想叛乱,故曹操不能不如此。曹操曾说过:“倘无我,不知有多少人称王称帝!”这句话他倒没有说谎。
看!曹操起码是真实的,他坦率、强悍、智慧、大度、凶狠,符合做政治家的条件。所以我要说,我们那个时代,正需要曹操这样的人物出现。当时的文人,差不多都佩服曹公,不信你问问阮瑀 、徐干、应玚、刘桢他们几位吧。
四问阮瑀:今天只问阮先生一个问题,您是“建安七子”之一,排名第五,可为啥后来曹植把您的名字删掉,换上杨修了呢?是您得罪他了吗?
阮瑀作答:我没有得罪曹植。我也不明白他为啥把我的名字从“建安七子”当中删掉了,可能他嫌我的性格太软弱了吧。其实现在我才发现:曹丕和曹植都戏弄了我。听说,我死后,曹丕写《寡妇诗》悼念我,完全把我当成一个独守空房的寡妇来同情。现在想想,当时我真不该写讨好曹操、曹丕的诗歌。至于杨修,他和曹植的关系很铁,曹植把他添加到“建安七子”当中,是可以理解的。但曹植的这个改动,历史并不承认。我阮瑀,还是“建安七子”之一!
五问徐干:徐干先生,总觉得您的名字很现代化,也很别致,当时您是不是风头很健?
徐干作答:哈哈,恰恰相反,我当时生活得很低调,你们《经典洛阳》对我的评价是“一池温泉”,我很喜欢这样的定位。温泉,静默中不乏热情,挺好。若有来生,我还做“温泉”。
六问应玚:应先生,您是“建安七子”之一,可为啥各种版本的中国文学史,提到您的时候都一笔带过?
应玚作答:呵呵,这不能怪罪中国文学史,只能怪我当时太贪玩,整天下围棋、斗鸡。实际上,任何一个文人集团,其中必有首席和末位,我和刘桢、徐干三人,当时就没有孔融、陈琳、王粲、阮瑀的名气大,下辈子应该继续努力!继续努力!
七问刘桢:刘桢先生,怠慢您了,最后才问到您。您能用几句话概括一下“建安七子”吗?如果您知道当时还有和“建安七子”齐名的文人,请告诉我,下篇会考虑让他出场。
刘桢作答:谢谢记者先生这么信任我,让我来作总结。其实让我看,我们“七子”的文学成就并不高,比比后来的唐诗宋词,比比李白、杜甫,我们写的那点儿东西不太出彩。不过,我们开创了“缘情而发、直抒胸臆、慷慨悲歌,再现现实”的个性文学,对后世有深远影响,这倒是事实。
至于说到当时与“七子”齐名的文人,那当然是蔡琰,也就是蔡文姬。她的父亲,即著名的学者、书法家蔡邕,其书法碑刻,被你们洛阳郊区的农民在犁田时发现——这父女俩故事多多,接下来该让他们出场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