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气势雄伟的音乐么?
《Carmina Burana》 - 布兰之歌的开场大合唱 O Fortuna - 噢,命运女神
这是一部传世经典作品,由著名德国作曲家卡尔·奥夫(Carl Orff,1895.7.10-1982.3.29)谱写。
中文译词:
命运女神(*也译《幸运之轮》)
噢,命运,变幻无常
就象月亮
有时满月,有时残缺
可恨的人生啊
先是坎坷,后又平顺
象被命运玩弄于股掌之上
不论贫穷或权贵
终究会象冰块般溶解消逝
荒诞虚空的命运
你这运转不停的巨轮
既恶毒又残酷
人生的幸福美满,转眼成空
你躲藏在阴影和遮掩之中
给我煎熬和折磨,我现在只好赌赌运气
赤手空拳向你讨个公道
命运乖违,和我作对
健康与德性,非我所有
沮丧与挫败,奴役我心
在此时刻,请勿迟疑
立即拨动令人心悸的琴弦
因为命运已经击败强者
所有人只能与我一起饮泣
歌剧《Carmina Burana》
1803年,一本包括有200首中世纪诗歌与音乐作品的手稿在位于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的一所修道院中被发现,手稿是用拉丁文撰写。1847年,一位巴伐利亚学者以《布兰之歌》为名对手稿进行了精心的编辑整理。卡尔·奥夫(Carl Orff)在自己42岁时便开始为《布兰之歌》谱曲,并且还把其中大量的诗作融入进《Happening》中,这是无论对于独唱者还是合唱团都堪称一首经典歌曲。无疑,《布兰之歌》更象征着一种信仰与图腾。《布兰之歌》主要符号象征之一为"幸运之轮",它与幽暗的"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包括三个场景:人类在春季苏醒;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在美酒与爱情中到达终极。 卡尔·奥夫的音乐可以与世界每一个角落孤独的心灵***鸣。
《布兰之歌》
整个过程非常宿命,600年的时间长河, 就在那一瞬间被坚定的穿透 了。
在慕尼黑南部阿尔卑斯山谷中的小镇贝内迪克特博依伦,有一所始建 于740年的古老的修道院;由于偏僻而隐秘,很少受到战乱和其他天灾人祸的破坏。19世纪初,考古学家在这所修道院中发现了大量用拉丁文、古 德语、古法语写成的中世纪诗歌手抄本。这些手抄本的年代是1280年,诗成于何时?也许更早。
这本诗等了很多年,如果按1937年首演来算最少等了657年。它是一 部诗集——在一个修道院中的手抄本。这个“手抄本”的概念,跟《红楼梦》当年手抄本的概念有点像——按《牛津音乐辞典》的文字是“其性质为放浪于饮酒、女人及爱情的学生歌曲。”这些诗歌显然出自神职人员和落魄文人及流浪学生的手笔,其中蕴含的放荡不羁的精神和对放浪形骸的生活方式的赞美以及对封建社会的无情嘲讽都令人惊讶。这种包含情欲的诗歌内容出现在以基督教文化为中心的中世纪,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而这些诗歌的不知名的作者又都是僧侣等教会人物这个特点更让人震惊。于是它被后人成为“中世纪的拉丁抒情诗”。当然,这部诗集所写的饮酒、女人、爱情是六百年前的饮酒、女人、爱情。它很本质,几乎不是现代人感受的那种饮酒与女人,没有那么不堪。
这本诗集隐藏了六个世纪,在某块粗布包里、在潮湿的褥子底下,或在尘封的教义卷宗堆里,等了六个世纪。直到卡尔·奥尔夫(Carl Orff)坐下来时,它才知道一对音乐的翅膀要带它飞向世俗了。
这样一位音乐家,当他第一次读到这本诗集,就立即被其中感人至深的力量所震动和吸引,尤其是卷首的那首“命运之轮”更是给了他极大的迪,使他马上产生了以这些诗歌来创作一部音乐作品的念头。他从诗集经过仔细斟酌,选出了最具世俗情感的24首,将这些原本毫无逻辑关联成一体的诗歌安排成3部分,即赞美大自然的第一部分《春天》, 歌唱荡不羁生活的第二部分《在酒馆里》和颂扬爱情的第三部分《优雅之爱》
,再加上作为首尾贯穿的《命运,世界的女王》,恰好形成了《布兰之歌》的整体。奥尔夫将他的这部作品标为“为独唱者、合唱队、器乐伴奏魔幻布景而作的世俗歌曲”,并将其称为“情景康塔塔(cantata,大合,mucho 注)”,要求以舞台作品的方式演出;其庞大的编制中包括了女高音、男高音和男中音独唱,含有一个小合唱队和童声合唱的大型合唱队,有两架钢琴和一组五花八门的打击乐器在内的大型管弦乐。在实际演出时,还常常伴以布景和丑角的舞蹈场面。
在《布兰之歌》中,奥尔夫显示出了高度个人化的创作特征及匠心独具的写作手段。他运用了非常简单的手法,只是以单纯的旋律和有力的节奏贯穿始终,而将对位和音乐主体的发展等复杂的方式弃之不用。作品音乐中的简洁和精制给人印象颇为深刻,声乐部分只使用同度、八度、三度或五度,音调简单而通俗易懂,奥尔夫甚至摒弃了变奏的原则,常以单一而毫无变化的重复取而代之,调性色彩也非常鲜明,避免了复杂的和弦,只有少数时候出现了转调。作品的旋律语言包罗较广,从单旋律歌曲、民间歌曲到弗拉明戈(Flamingo,一种西班牙舞曲,mucho注) 歌曲和浪漫歌剧,体现了多姿多彩的面貌。在音乐创作手法日趋繁复的本世纪30年代,使用这样避繁就简的写作方式可谓独树一帜,这与作品题材中古老而单纯的精神要素分不开;作曲家试图用这种返朴归真的音乐来再现几百年前的诗歌所蕴含的思想内容,用强烈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显示出古老诗文的韵律,造成强烈的效果。
我们不能说奥尔夫准确地再现了13世纪的什么, 13世纪什么样没有时间通道可以把它全部运载回来。但一部古老的诗歌在奥尔夫的音乐里确实得到了重生,这是建立在音乐家想象力和创造力上的重生。有想象就有了过去,过去无法印证,也无须印证。
http://211.155.226.126:8086/download/music/Opera/Choeurs/CD1/01.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