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文学的蕴藉属性
文学的蕴藉属性指文学具有在富有艺术意味的语言符号运用中含而不露地表达深长意味的特性。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存在于其话语系统的蕴藉中,无法离开这种话语蕴藉而独立存在。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语言状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所包含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性质;二是在更具体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语言性本文带有话语蕴藉性质。本文的话语蕴藉常常表现在两方面:含蓄和含混。含蓄指在有限的话语中隐含或蕴蓄仿佛无限的意味,使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
含混(也称歧义、复义或多义),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话语蕴蓄多重不确定意义,令读者回味无穷。含蓄突出的是表达上的小中蓄大,含混偏重的是阐释上的一中生多,但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同揭示出文学本文的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即话语蕴藉特性。
文学本性:
文学本性是从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属性说的,它是文学经典的基础性、本体性条件,比如言情的、象征的,或诗意化的,这是文学作品之“文学性”的最一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