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的诗句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秋兴八首》(其一)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这两首被誉为“旷世之作”的七言律诗,都是杜甫寓居夔州(四川奉节县)时的作品,一般认为均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时年56岁。
安史之乱中,关内发生灾荒,杜甫弃官携家人远赴四川,在严武帐下做幕僚,并于成都浣花溪畔筑草堂,过了几年相对安定祥和的生活。765年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不久即离开蜀中,又开始了漂泊生涯。大历元年春天,杜甫来到夔州,前途未卜,旧病复发,只好在朋友的帮助下安居养病。夔州位于三峡西段,依山临江,地势雄伟。次年秋天来临之际,杜甫仍困居山城,感时伤世,写下这首《登高》,并创作了以《秋兴八首》为题的著名组诗,我们此处所选为组诗中具有发端起兴性质的第一首(以下简称《秋兴》)。
夔州九月时节所特有的景色,在这两首诗中均得到绘声绘色的表现;悲秋与客愁,构成这两首诗***同的情感主题。两诗基本上都是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在结构上也极为相似。
这两首诗都抓住夔州的地理与时令特点,通过对群山、长江、急风、落叶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景物的描写,突出高峻之势、萧森之气,意境雄浑阔大。而且两诗都于首句的写景之中,为全诗定下感情基调:《秋兴》以“玉露凋伤枫树林”起调,一个“伤”字,既表现了枫叶在清冷秋露作用下渐渐失去生机的自然现象,又透过枫叶由绿变红带给观者的视觉冲击,折射出游子内心的伤感;“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登高》一诗首写三峡一带所特有的猿的哀鸣,回旋萦绕于高天之下、急风之中,猿声之“哀”,也正透露出听者内心的悲哀。 普通人逢秋登高,哀伤之情尚且难免,何况诗人客居异地的身份、多病寥落的境遇!因而两诗的后半部分,都归结为对故园的思念之情:“故园心”与“常作客”。感情的沉郁哀痛,意境的悲壮凄紧,在两诗中得到近乎完美的表现。
这两首七律写作背景、思想情感极为接近,艺术水准不相上下,仔细比较,还是发现它们同中有异,各具特色。
总体来看,《秋兴》作为组诗的第一首,更注重以“气”笼罩组诗,刻意创造一种浑融阔大之势;《登高》则重在心情与事态的描述,故而不论是写景还是抒情,层次感都极为鲜明,细腻与概括兼备,表现出“方寸之间、涵容万里”的特色。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比较:
景物描写方面。《秋兴》以广角镜头收纳大的景物(枫林、山峡、波浪、风云)、泼洒大的色块(霜枫清露、滔天白浪、垂地阴云、高城暮色),以表现秋天带给人的整体感受(萧森之气);并在此大背景下,以特写镜头烘托出一丛带泪的菊花、一只忧伤的小舟。《登高》则先以工笔描绘风、天、猿、渚、沙、鸟这样六种登高所见近景,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状其形、声、色、态;而哀声长鸣的猿、盘旋挣扎的鸟,又何尝不让人联想到处境艰难的诗人呢?接下来以写意笔法渲染遥望所见远景:无边黄叶从上至下萧萧而落,不尽长江由远及近滚滚而来,对夔州山城、对诗人自身,都形成一种包围、弥塞的巨大冲击力。
从整幅画面的色调来看,《秋兴》偏于绚丽凄艳,《登高》偏于萧瑟清冷。从动静角度而言,《秋兴》倾向于静默,更引人沉思;《登高》较富于动感,更扣人心弦。从写景视角与主题关系这一层面分析,《秋兴》由远而近、由外而内,切合题目与作为组诗首章的特点,强调因秋气而触发的意兴;《登高》由近而远、由内而外,符合登高观望的顺序,委婉传达出诗人心情抑郁困顿、希望通过登高获得排遣的主观意图。
情感表达方面的差异。《秋兴》一诗情感内容较为单纯,“故园心”可以说是全诗点睛之笔。以此为核心,诗的前半部分描绘异乡风物,而视线、心意都牵系于丛菊与孤舟之上,这两个华美而又寥落的意象,既是实在的物象,又是虚灵的心象,凝聚着沉郁深厚的感情。诗人在这种心理状态下,联想到寒衣亟需缝补、听到暮色砧声急迫催人,更将思念故园的心情推至深处,推向高潮。《登高》一诗虽然也以羁旅之愁为主题,但是情感表现极为复杂,“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从距离上渲染愁苦之深;悲秋,从时令上突出悲情之重;作客,表明诗人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常作客,更将漂泊无依之感推向极至;百年,写自己老朽之态;多病,写衰疾缠身的痛苦;登台点明题面,于重阳佳节登上高迥之地,遥望故乡;独登台,表现举目无亲的孤独。国事艰难,自身潦倒,又因病而戒酒,诗人的愁苦之情,至此已是无以复加了!
对比这两首诗情感表达方面的特点,可以发现:《秋兴》更为形象,以泪眼中摇曳着的一丛菊花、以心念所系的一只孤舟,将诗人急切归乡的感情表达得凄美之至;《登高》更为浓缩概括,诗人跨越时空,将家国之忧、身世之感,抽象凝聚为千古不朽的名句,从思想层面与表现手法来看,的确是前无昔作,后无来学,不愧为“古今七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