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和徐志摩的诗的区别

顾城和他的朦胧诗 ————游离在天地人间,徘徊在爱与恨中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其带有鲜明的“异类”色彩和新的美学原则,向诗坛发起了强烈的冲击。在诗歌的内涵上追求自我价值,以现代意识思考人的本质,在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往往具有批判意识和忧患意识,表现出冷色调。注重主题的创造和个人内心感情的抒发,表现自我意识的闪念和幻觉。这些朦胧诗的意象往往带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广泛吸收现代主义艺术的经验,表现出强烈的现代意识。舒婷、北岛、顾城等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及想象多是天马行空式,行云流水般,或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带点飘忽而虚渺;不食人间烟火,游离在尘世之外,所以朦胧诗人也多是怪人。顾城更是其中较突出一个。他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在《无名的小花》中有个片段是:我的诗像无名的小花随着季节的风雨悄悄地开放在

————寂寞的人间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顾城本身的一个影子,那就是一朵小花开在寂寞的人间,而我们绝不会看到一朵小花有这种感受。在《远与近》中是这样写的:远和近

你, 一会看我, 一会看云。 我觉得 你看我时很远,

你看云时很近这首诗,是诗人对不正常生活的本质发现。此诗初发表时,被视为难懂的怪诗。按照当时僵化的阅读方式,人们已被习惯钝化的思维模式,此诗确实难于解读。因为在目光可视之间,你与我的距离不可能远于你与云的距离。可诗人为什么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呢?原因是诗人所写的是一种非正常的生活,是一种被扭曲了的人际关系。在这扭曲了的关系中,一切都颠倒了。本应相亲相近的人与人的关系,由于心的阻隔而疏远了,显得那么孤寂而不可接近;因为人际关系的疏远,人与自然反而拉近了距离,显得十分亲近。也许,正是由于人与自然的亲切可近,更进一步显示出人的孤寂;也许,正是这孤寂,常使顾城想到梦的天国。可顾城应该知道,在这个充满矛盾的世界上,梦的天国是不存在的。。而这样一位天才却在青春的第一章诗篇没有结束时,以一种不寻常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人间。留给后人的是他那朦胧诡异的诗篇,有的可知,有的竟不可知。或许就是朦胧诗让他的本身就是朦胧不可知的。也许“朦胧诗”因为它的朦胧别具一格,也深受很多人的喜欢。也许诗本身用词不会很华丽,所选的“意象”也是在平常不过,可其中蕴涵的歇斯底里的感情的奔发,只有真正体会了,想象了,才算读懂了一首诗。尤其是朦胧诗歌,我总是需要努力撩开那层朦胧,而这一步往往令我们费解。也许有些词句有时也是言不由衷,只是随性写了下来,它们没有具体的意思,却只有自己能够读懂,因为那是属于自己的语言。正是因为寻常人都会对这些词句费解,诗人本身就显得更难以琢磨,在长期处于一种感悟与自我蒸发之后,他们就与这个社会有些格格不入了,但处于人的本性,当我们发现自己的孤独之后是一阵痛苦,而朦胧诗人就习惯于把抽象转化为具体,再将具体转化为抽象,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地将这种感受夸大,才能在某种极限,聚集成一种势不可挡的灵感,在反复挣扎中完成创作。但人是有个极限的,在无法忍受时,就会选择自我解脱了。顾城就是一个例子。也许朦胧诗人本身就是朦胧的,他们多愁善感,不食人间烟火,他们游走在一个无形的空间,又不得以身在尘世,在左右为难的时候,创作就已经将近枯竭,然后选择完全投身与

这个空间,自然就摆脱了尘世。是精灵般的朦胧诗人筑就了朦胧诗,还是朦胧诗赋予了诗人谜一般的朦胧,这太难区分了,或许也无法区分,但他们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已经从顾城的身上体现无疑了。

徐志摩的诗创作最大的艺术特点是富于音乐性,又不同于音乐,而基于生活的语言,主要是口语。其妙处在于诗人用汉语白话写自己的诗,不仅得到了那一路诗的神味,节奏感,而且深得其旋律感。在中国的诗歌韵律和西方自由体诗的综合影响下,徐志摩的诗发展出一种新诗格律的雏形。徐志摩的创作之所以能在读者中站住脚,之所以成为新诗的杰出代表,而新诗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现代诗歌的主体,所有的一切都源于徐志摩的诗中那种基于语言本身的音乐性。

诗人常幻想一个独立的纯美的艺术境界与现实人生相抗衡,尽管这是无法实现的,但却在精神方面给诗人带来莫大的支持。因此所写内容并非表现世界有如何黑暗,而是抒发自己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愤懑之情,表达了自己同黑暗现实势不两立的态度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感受人世沧桑的心怀充分表现在对“爱、美、自由”不屑追求的人生信仰上,“忧郁人生,更深深爱恋明星”,这也是诗人浪漫主义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