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提供有关元代宫廷音乐资料?

元代宫廷乐曲

元朝礼乐是逐渐完备的,根据需要随时补充而成。至元三年冬祭祀太庙、宫悬、登歌乐,文武二舞咸备。所用乐曲,依不同用途有专门的名称,迎送神曲名为“来成之曲”、祭祀列祖曲名“开成之曲”、太祖曰“武成之曲”,太宗曰“文成之曲”……。文舞称作“武定文绥之舞”,武舞称为“内平外成之舞”。歌舞表演含有象征意义,第一成 (成即变)象征灭王罕,二成象征破西夏,三成克金,四成收西域,定河南,五成取成都,平南昭,六成征高丽,交趾臣服。

在演奏的乐曲方面,象《乐音王队》所奏的《吉利亚》之曲,《寿星队》所奏《山荆子带》之曲,都可能是蒙古族的乐曲,而《金字西番经》之曲,可能是西藏的佛曲。在队舞音乐方面所奏的乐曲如《长春柳》、《新水令》、《沽美酒》、《太平令》、《水仙子》、《青山口》、《万年欢》、《袄神曲》、《仙吕宫》等,可能大多是汉族的传统乐曲。

元代蒙古乐曲,因《元史·礼乐志》没有具体标明,不得而知。通过其它文献,可知著名的元宫廷乐曲有《白翎雀》,为元朝教坊大曲,元世祖命伶官石德闾作。白翎雀,形似鹌鹑,长身短尾,能制猛兽,尤善擒天鹅。雌雄合鸣,声音悦耳。据说曲子作好之后,呈奏元世祖,听乐曲尾声有“孤嫠怨悲之音”,元世祖似乎不大满意,但已经流传出去了,无法再改。传说忽必烈去柳林打猎,听到妇女啼哭甚哀。第二天,一群白翎雀飞集在干朵上,叫声很象妇女哭泣,忽必烈很感动,便令侍臣写了白翎雀词,再命伶人石德闾谱曲。萨都拉《白翎雀》诗云:

凄凄幽雀双白翎,飞飞只傍乌桓城。

平沙无树巢弗营,雌雄为乐双和鸣。

君不见旧日轻盈无紫燕,鸳鸯锁老昭阳殿。

风暄芍药春可怜,露■芙蓉秋莫怨 。

揭傒斯《题季安中白翎雀》有云:“白翎雀、白翎雀,每见滦河河上飞。平生未识百禽性,不敢笼向江南归。”既表明白翎雀只生活在北方,不迁徙;同时说明此曲纯是流行在北方的蒙古皇家乐曲。

《白沙细乐》——别失谢礼

这是元代的大型歌舞曲。相传南宋末年,元世祖忽必烈南征,用羊皮船渡过金沙江,直向丽江进发。丽江纳西族的土司阿良对忽必烈表示拥护并帮助他进军。临别将乐曲十章和乐工、乐器赠送给阿良。这就是 《白沙细乐》——别失谢礼的来源。现在元代遗音仍保留在纳西族丽江地区 。

《回回曲》,指新疆一带的乐曲。新疆为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居住区,属色目人种,在元代居于上等人之列。元朝在礼部仪凤司下专设“常和署”管领回回乐人,可见回回乐在宫中占有重要位置。连回回石头 (宝石)都价值连城。据《辍耕录·乐曲》,回回曲有“伉里、马黑某当当、清泉当当。”更具体的情况已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