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洪秀全诗《吟剑》赏析
渔家
郑燮(xie)
卖得鲜鱼百二钱,籴(dí)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柳古岸边。
渔家卖了鲜鱼,买了米便放船回家,沿途拔了一些苇草煮饭,草湿不能燃烧,便把苇草晒在种有垂柳的岸边。此诗朴素无华,平铺直叙,语言质朴,没有比拟,没有夸张,没有议论,没有烘托,眼之所到,手之所写,一反绝句写作者情感,或写诗中人的感情的传统。但读者在这粗浅的诗句中,看到了一幅渔家生活片段的工笔画,感受到作者旷达的性灵。这种怪味正是“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诗、书、画反传统的特色。
郑燮(xìe,公元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曾当过七品官,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乞病归扬州,卖鱼为生。著有《郑板桥集》。他颖悟过人,家贫好学,赋性旷达,不拘小节。喜臧否人物,负有狂名。他比较接近人民生活,理解人民疾苦,认识到“天地间第一等人只有农夫”,故其主张作诗要反映社会现实。
郑板桥人怪、诗怪、书怪、画怪,是扬州八怪中影响最大的。相传,郑板桥因书法无法脱去古人的神、形,常揣摩自己的特色,连睡前也在身上用手指比划。有一次他的手指划到妻子身上,其妻很不高兴,说了一句“你有你体,我有我体”。郑板桥很受启发,遂创造出自己的书法风格——隶、楷、行三体相参,别开生面,圆润古秀,自称“六分半体”(隶书俗称“八分书”)。可见,郑板桥是不落前人窠臼,具有反抗传统的浪漫精神。
在他的集子里,有不少描写人民生活、暴露封建政治黑暗的优秀作品。如《逃荒行》、《还家行》诸篇,描绘了在严重灾荒后,农民逃散和农民破产的荒凉景象;《孤儿行》、《后孤儿行》、《私刑恶》等,或写封建家庭的罪恶,或写封建官吏压迫人民的虐政,或写贫苦人民的悲痛生活,都富有现实意义,而具有乐府民歌的精神。他的诗很接近性灵派,大都能直抒性情,不为格调所拘,表现出自己的反叛精神。
《渔家》一诗虽无直抒胸臆,但通过对渔家生活的描写,读者可以读出作者超脱、旷达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