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则的诗词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词吧,从格律上看,诗词可分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黄仲则的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 心如莲子常含苦,愁似春蚕未断丝。 ——黄仲则

2、 明灯锦幄珊瑚骨,细马春山翦翦眸。 ——黄仲则

3、 风前带是同心结,杯底人如解语花。 ——黄仲则

4、 云阶月地依然在,细逐空香百遍行。 ——黄仲则

5、 丹青旧誓相如札,禅榻经时杜牧情。 ——黄仲则

6、 珊瑚百尺珠千斛,难换罗敷未嫁身。 ——黄仲则

7、 他时脱便微之过,百转千回只自伤。 ——黄仲则

8、 自古同心终不解,罗浮冢树至今哀。 ——黄仲则

9、 别后相思空一水,重来回首已三生。 ——黄仲则

10、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黄仲则

11、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黄仲则

12、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黄仲则

13、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黄仲则

14、 悲来举目皆行尸,安得古人相抱持。 ——黄仲则

15、 遁拟凿坯因骨傲,吟还带索为愁长。 ——黄仲则

16、 自傲一呕休示客,恐将冰炭置人肠。 ——黄仲则

17、 牵袂几曾终絮语,掩关从此入离忧。 ——黄仲则

18、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黄仲则

19、 美人骏马俱黄土,多少英雄末路人! ——黄仲则

20、 马因识路真疲路,蝉到吞声尚有声。 ——黄仲则

21、 且倾燕市飘零酒,坐看边墙紫翠山。 ——黄仲则

22、 谙成野性文焉用,淡到名心气始平。 ——黄仲则

23、 云浮万里伤心色,风送千秋变徵声。 ——黄仲则

24、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黄仲则

25、 茫茫来日愁如海,寄语羲和快著鞭。 ——黄仲则

26、 讵有青马缄别句,聊将锦瑟记流年。 ——黄仲则 《感旧》

27、 秋深夜冷谁相怜?知君此时眠未眠。 ——黄仲则 《秋夜曲》

28、 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 ——黄仲则 《酷相思·春暮》

29、 "征鸿归尽书难寄,燕子来时雨易成。 ——黄仲则 《两当轩诗》"

人物评价

黄仲则生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江苏常州武进人,是北宋大诗人黄庭坚的后裔,“诗本吾家事”于他而言不算过分。不幸从小父亲就去世了,家道从此衰落,便由祖父黄大乐抚养,母亲督促他读书。启蒙之后,祖父给他定了一个奇怪的要求,不让他学写诗,与此同时让他跟着塾师学作科举文。

对当时的读书人来说,考科举进仕途,才是养家糊口、施展抱负的正路,不过年幼的黄仲则对这个安排感到无奈。他生来就不喜欢此道,偏偏学业量又倍数于平常的孩子,面对科举文,心中常感到到孤独麻木。叫他写时文的时候,虽然“援笔立就”,却总觉得不知道有什么值得学的地方。

祖父不让他学写诗,激起了他的逆反心理,喜欢一个人偷偷翻看家里藏的一两本古今诗集。连蒙带猜,遇到以为自己读懂时,便得意洋洋地说,“我喜欢的'就是这个了!”抓笔就写起来。旁人看了他写的,笑话他。黄仲则不以为意,逐渐喜欢写幽苦的句子,更得不到肯定了,他反倒更加喜欢诗。

黄仲则是那个时代罕有的以诗人自期者。年轻的时候他喜欢李白,有次在拜谒李白墓时,动情地说:“我所师者非公谁。”常感慨“如何辛苦为诗后,转盼前人总不如”。25岁那年除夕,黄仲则又动了诗兴,正吟哦推敲,子女在一旁偷笑他,他自嘲道:“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所谓“枉抛心力”,其实也是黄仲则对自己志业的自信及自知。

1757年,黄仲则刚九岁,已经有诗名传出来。这年他应学使者试,寓居江阴小楼上,快到考期了,仍然蒙着被子卧床不起,同行者催他,他说,“刚刚想了‘江头一夜雨,楼上五更寒’两句诗,正准备凑成一整首呢,你们别打扰我。”

命运没有因此眷顾他。12岁到16岁这四年间,他的祖父、祖母、兄长相继去世,只剩他和母亲相依为命,穷困如影子一般,从此将他缠住不放。

黄仲则人生中第一次高光时刻,在19岁时就来了。当时他在钱塘江观潮,写了《观潮行》《后观潮行》两首诗,一下子声名鹊起,天下传唱。《观潮行》的最后两句“潮生潮落自终古,我欲停杯一问之”,文辞上有师法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痕迹,名士袁枚尤其喜欢这两首诗,在《随园诗话》中特地标举出来,认为黄仲则的诗很像李白。

第二次高光时刻,在他24岁这年到来。

这时名士朱筠正督学安徽,延请名宿到幕下校文。朱筠听说了黄仲则的名头,特地派人去请他。黄到了后,又把好朋友洪亮吉介绍过来。与此二人一接触,朱筠喜不自禁,写信给钱大昕、程晋芳道,“我刚到江南,就遇到黄、洪两个年轻人,他们的才华就像宝剑龙泉、太阿一样,都是万人敌。”黄、洪二人深感朱筠的推重,都以对待老师的礼数来对待朱筠。

1772年,三月初三上巳节,朱筠聚集幕下高才,在采石矶太白楼上宴饮,酒正酣时,一众文士摇笔赋诗。当时八府士子正在当涂考词赋科,听说朱筠举办了文会,全跑过来围在太白楼下,等着好作品出来便要抢先传抄。黄仲则一袭白色夹衣坐在楼上人群里,喝得差不多了,长身而起,站在斜阳中,顷刻间写成了196字的《笥河先生偕宴太白楼醉中作歌》。

在这首诗末尾,黄仲则写道:“高会题诗最上头,姓名未死重山丘。请将诗卷掷江水,定不与江东向流。”众人眼见“崔颢题诗在上头”情景再现,就都搁笔不写了。

后来,有年轻人在朱筠座前将自己的诗作与黄仲则诗相提并论,朱筠听了哈哈大笑道,“黄仲则啊,那可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