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记金华的双龙洞 内洞重点写了什么特点
一、原文节选
……
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工人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工人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我顺着他的指点看,有点儿像。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在洞里走了一转,觉得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声音轻轻的。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我排队等候,又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
二、文段解析:
这一段主要写内洞“黑”、“奇”、“大”三个特点,其中主要描写了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的石钟乳和石笋的特点。
第一层写“黑”,“内洞一团漆黑”。
第二层写“奇”。借着汽油灯光,首先看到的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其次看到的是些“石钟乳和石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伦美奂,创造了眼前美丽的自然景观,很有观赏价值。
第三层写“大”。“内洞比外洞大得多,大概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
第四层写水“源”。“上源在深黑的石洞里”,指明泉水的发源地,点出了双龙洞已到尽头。
三、重点句详解
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能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这句话是作者观看内洞以后,对内洞的石钟乳和石笋的总体概括:形状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端”,项目。“变化多端”,就是变化多种多样。“异”,不同。“颜色各异”,就是颜色各不相同。“即使”,就算是,表示一种假设,说明了内洞的石钟乳和石笋本身就绚丽多姿,奇特好看,如果想象成各种神仙、动物、宫室、器皿后,就更加趣味无穷了。
查看全部8个回答
相关问题全部
3,记金华的双龙洞的内洞重点写了什么特点
内洞的特点是(昏暗)、(宽广)、(奇)。重点写了〔奇〕的特点。?
17 浏览3362018-03-11
记金华的双龙洞文中内洞的特点,是( ),( ),( ),重点写了( )的特
特点是黑、奇、大.另一种解释是 漆黑、宽广、值得欣赏.重点描写石钟乳和石笋的特点
33 浏览5742016-03-06
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内洞的特点是什么,作者重点写了什么的特点。
特点是黑、奇、大. 另一种解释是 漆黑、宽广、值得欣赏. 重点描写石钟乳和石笋的特点
75 浏览689
四年级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内洞主要写了哪三方面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本单元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 ,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古诗词、散文游记,多样化的文章体裁,丰富多采的语言,很能引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一、教学内容: 课文四篇,包括《古诗词三首》、《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还在语文园地里安排了语文实践活动,包括积累描摹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搜集自然风光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走,我们去春游”,作文是观察校园里一处景物,按照顺序写下来。 二、教材分析: 本组课文,作者用生动优美的语言,并以他们独特的感受 ,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古诗词、散文游记,多样化的文章体裁,丰富多采的语言,很能引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有关段落。 3、能感受景物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了解作者语言表达特点,会运用到实际中去。 5、学会旅游,学会生活。 四、教学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对于精彩片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词句,学习作者表达方法。 五、 教法与学法: 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学法: 1.“边读、边看、边想、边理解”的学习方法贯穿始终,把时间留给学生。学生的朗读水平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读准、读懂、读好、读宽”的递进性活动中得到提高。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学生在具体感悟美的活动中,发现问题,独立或合作解决问题,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 六、 教学建议: 第一课 古诗词三首 教学提示:在教学时,从一开始的简介作者及背景到品词析句直至想象意境,都要注意把握着诗人的情感脉搏。同时,还要注重诗歌朗读的层次性。在研读古诗前只要求读通全诗,在品词析句中要求品读诗句,在想象意境中就要求放声感情朗读。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个想象意境的写话训练,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难点,要在引导学生读懂诗句上下功夫。因为只有读懂诗句才能想象出意境。因此,要把引导学生读懂诗句作为教学重点。 教学步骤: 1、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2.利用工具书和课文下面的注释,自学古诗(分四人、二人组组),理解诗的字、词、句意。 3.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4、诗文结合,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5、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 6、作业布置:在自己的作品右侧附上这首诗(要求默写);在自己的作品下方用一段话解释诗的意思;将你的作品加工,添上颜色送给家长或朋友。 第二课 桂林山水 1、布置课前查阅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和资料。(课前上了一节信息课) 2、情景渲染导入新课。 3、多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课文。 4、分段研读。研读重点是: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写出桂林山水的特点的,同时理解相关词语意思。研读第二段时思考:漓江的水有哪些特点?作者为什么开始写大海和西湖? 5、指导书写识记生字。 6、按照文章结构,指导背诵课文。 7、作业:阅读链接诗歌。默写课文。 第三课 记金华的双龙洞 1、课前调查,学生有没去过溶洞(家长引领去),对溶洞有什么了解。 2、请去过溶洞的学生说说自己的见闻。随机补充,揭示课题。对课文简单介绍。 3、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语。 4、初读课文,画出游览路线图。 5研读作者去双龙洞途中所见景物。 6、研读洞口、外洞、内洞各自特点,以及作者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 7、复述课文,总结全文。 8、作业:指导用“时而……时而……时而……时而……”造句,写排比句段训练。 9、课外拓展:搜集有关溶洞的资料或者图片。 第四课 七月的天山 1、是略读课文,所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读后说说作者笔下的天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充分让学生自由交流,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2、再次阅读。引导找出有关方位变化的句子,弄清游览顺序和地点转换,关注过渡句。 3、朗读训练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4、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记录下优美句子。 口语交际 走,我们去春游 1、导入。 2、采用小组谈论的方法,制定春游方案。 3、推举代表班内交流。小组其他同学可做补充发言。 4、说说哪个小组说的好,安排的活动最有意义,想得细致。 5、全班确定春游方案。 作文:校园里的--------- 1、布置学生实地观察学校景物。提出观察的基本要求。 2、观察后认真思考:准备写哪一种景物?这处景物有什么特点?按照什么顺序来写?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把观察和思考密切结合起来。 3、相互交流。小组交流。班内交流。 4、拟写草稿。巡视指导。 5、点评先完成的典型作文。肯定优点,指出问题。 6、修改自己的作文。 7、欣赏优秀习作,找出每个同学的作文闪光点,评讲。
4 浏览2666
记金华的双龙洞中“内洞”的特点是 ,重点写了 的特点。
特点是黑 大 奇,重点写了奇
3 浏览310
记金华的双龙洞 作者先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先描写了什么,特点是什么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先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先描写了什么,特点是什么.在写了什么,特点是什么,然后写了什么,特点是什么。
展开
我来答有奖励
云山雾海syf
知道合伙人教育行家 2016-01-26聊聊
一、《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先描写了外洞,特点是宽敞。
二、描写外洞宽敞的语句:
1、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
2、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三、附课文相关语段: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wù)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四、写作顺序: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由我国著名作家叶圣陶游览金华双龙洞后,所著文章。课文是按两点线索写的,一条是作者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来写。是“顺”的线索;另一条是泉水、溪水的来路,是“逆”的线索。两条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不仅使全文脉络清楚,而且使事物的方位、方向和作者观察的移动线索及角度都非常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