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歌网故乡梦
山丹,生我养我的地方,我常常魂牵梦绕的故乡。
走岀那片村寨,至今已奔花甲之年。每次探亲回家,还是出差路过,对家的情感变得越来越浓。有人曾谈起,离家越远、时间越长,故乡的影子就会变得越来越模糊。而我,年纪越大,对老家的牵挂常常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思念滋味在心头”。
故乡山丹,如今已是远乡。我在他乡,故乡已是我梦中的诗和远方。
山丹,地处河西走廊中部,山川奇特,享有“塞外江南”美称。境内草木茂密旺盛的祁连山与寸草不生的龙首山遥相观望,像是两军互相对垒;又像是相互结伴的两兄弟,一路西行在丝路上。山丹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通道和供养重镇,现在己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基地。山丹也是生产煤炭的地方,曾为中国煤炭工业立下汗马功劳,培养了无数煤炭“老兵”。
山丹四季分明,气候多变。南面祁连山区属高原寒冷气候;北部龙首山(又名火焰山)则是多变气候。古有"祁连积雪半山腰,龙首眼里应急雨"胜景。小时候,我们一群半大的小伙子,海谝要爬上海拨四千多米高的龙首山顶,去摘取那两颗金光闪闪的龙眼。据地质学家考证,这两只龙眼是自然形成的,两颗闪闪发光的龙眼是长在距山顶200米处的两块玉石。每当日中时刻,在太阳的对射下,两只龙眼就会发出耀眼的光亮。还有一个神奇的自然现象,自我记事,老辈人观察天气的变化,是否当天有雨,都从这两只龙眼的变化而得知。如果正当午时,两颗闪闪发光的龙眼让雾云遮住了,肯定下午一定会有雨;如果龙眼周围是黑云滚滚,不到半个时辰肯定会下起倾盆大雨。
龙首山以北,属内蒙古境内,沙漠气候和草原气候相互依存。南部祁连山,山上有雪莲、雪鸡,野生蘑菇等野生动植物。北边草原沙漠上的发菜,是中国八珍之列,桌上名菜;沙鸡、沙葱也是极为珍贵的美味佳肴。
县境东南的焉支山,四季常青,松杉茂密,为国家重点保护的原始森林。相传,公元前121年(武帝元狩二年)春三月,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统领铁骑兵万余,出甘肃临洮至焉支山安营扎寨。由于山下草场肥美,粮食充足,霍去病铁骑休养数日后大破匈奴。祁连山下,从古到今设置的驰名中外的山丹大马营军马厂就是此地。在焉支山下有一钟山寺,寺后200米处有一庙,因1937年原西路军政委员 会主席陈昌浩等同志在大马营窑坡村但复三、聂友成的营救保护下,隐藏寺后庙里养病三月。为纪念陈昌浩及红军战士,现称此庙为"红军庙"。
我的远乡山丹,古今东西往来的文人墨客对山丹的山水留下了留芳千古的文学珍品。
唐代大诗人李白《登临焉支山》: 虽居焉支山/不道朔雪寒/妇女马上笑/颜如赧玉盘/翻飞射马兽/花月醉雕鞍……。
?明代诗人杨一清题写的《山丹题壁》: 关山逼仄人踪少/风雨苍茫野色昏/万里一身方独往/百年多事***谁论/东风四月初生草/落日孤城蚤闭门/记取汉兵追寇地/沙场尤有未招魂。
山丹诗人梁积林很形象的诗行里,抽象出山丹的旧影: “我,和我的马∕像一根线∕穿过针鼻∥对面的落日∕已经燃成了∕一堆篝火∥这无边的戈壁里∕能撑住天的∕只有我和我的马∥喊不住∕落∕日”(《落日石峡口》)。山丹籍诗人周步的新诗《山丹马场?》:伫望这片草原?/就像伫望一个硝烟散尽的战场/?汉朝远了,唐朝远了/?历史的厮杀声依然在耳边回响 (节选)。更是将山丹的历史道出了她的厚重和沧桑。
我对山丹的汉文化也产生浓厚兴趣。在近年的写作过程中,为进一步了解山丹,挖掘山丹厚重的诗歌元素,几经深入山丹,写下了无数关于山丹的历史文化渊源诗歌作品: 说不清是汉,或是明/皇朝的威严,一直延伸到玉门关前/时空穿越,多少悲欢离合/金戈征战千百回/这条黄土城墙,竟让无数汉明女子哭倒长城/。横卧走廊,那些残砖破瓦/可是孟姜女瘦弱的尸骨/那些破壁隘口,可是守边将土的壮烈场景/座座烽台,演绎几多悲欢/个个隘口,隐埋多少悲壮和忠骨 ……(《山丹汉明长城》节选一二段)。
山丹古文化遗产保留完好。山丹境内汉代文化随处可见。境内峡口、新河、山丹、东乐古代驿站、古城及峰火台完好地屹立在大漠荒原。如果你是一位文化旅游者,你可坐在火车上一路沿兰新铁路就能看得到。汉明长城是山丹先民创造的灿烂文化遗产,是山丹历史的丰碑。
山丹人好客。山丹人的淳厚和朴实,南来北往都是知晓的。如果你是一位远方来客,请你一定要留下来,山丹人会摆上丰盛的饭菜和好酒款待你。 山丹人厚道好客,即使你是过往的陌路人,只要饭时敲门问路,也一定会被主人让进屋里。“搭那里来,请上炕头”,然后端上锅盔,泡上砖茶。要是主客之间谈得投机,主人会为你烫上一壶热酒,对杯*** 饮。
雪是西北人向往。如果有山南海北的朋友上西部去旅游,你别忘了去看看祁连山的焉支雪。遥望壮观的雪峰时,你会有一种从未有过的澄澈明净的感觉。雪峰像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子,端庄典雅,楚楚动人。走近雪山,你一生的心事,都会尘埃落定,心平如镜。
牧场是山丹的骄傲。在那松软的草滩上,是一片片一洼洼肥美的牧草;在那宽阔的草原上,是一群群一片片雪白的羔羊;在辽阔的荒原上,还有开着各种颜色花辫的马莲花;还有一种叫芨芨草的植物草,这是一种平凡而貌不惊人的草。它生不择地,无论是山坡、戈壁,还是草丛、乱石边,雪意消尽时,最先给大地绿色的是它。芨芨草是西部荒原的一种独特风景,是代表了大西北人昂扬挺拔的精神象征。你能想象到那是一幅多么壮美的草原春色。
水是大西北人苦涩的话题。关于水的话题,有这样一段故事概括了大西北缺水的现状:一个小伙子翻一座大山,挑一担水回家,路上遇见一位放羊的老汉。老汉说,他渴极了,他想喝一口小伙子桶里的水。小伙子犹豫再三,最终答应了老汉,但条件是只能喝一口。可谁知那老汉竟端着桶沿,好一气牛饮,小伙子拦都拦不住,一桶水被喝去了一大半。小伙子一想翻山越岭担水的艰难,再加上家里正眼巴巴地等水,他眼泪哗哗地下来了……。
故事说得是西部某些缺水的山区,而丝绸古道上的山丹,则是另外一派景象,好比江南人家,小桥流水。响动的小河,是祁连山的径脉。这些水源来自于祁连山那纯净的雪山清泉,水是祁连山的血脉,它养育着几百万走廊人。走近祁连,山间的溪流曲折蜿蜒,幽深凝重。有人说黄山是最美的景观,我看祁连山才是一处绝好而神奇的圣境。
山丹人的生生息息,离不开这潺潺的山丹河。山丹河古称弱水,河流穿城而过,承载了老一辈人的记忆。在我小时候,赶毛驴车进县城,一路沿那条弱水河前往,以前河里是有水的,还有小鱼小虾,县城南面的南湖还冒着泉水。为此,下游建了祁家店水库,一库水域,碧波连连。山丹,好一处山水如画的土地。我爱她,我想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