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炯的<从军行>中描写出征场面的句子是?

从军行[1]  烽火照西京[2],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3],铁骑绕龙城[4]。雪暗调旗画[5],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6],胜作一书生。    [作者简介]  杨炯:(650-693?),华阴人,排行七。显庆四年(659)举神童,五年待制弘文馆,上元三年(676)补校书郎,天授元年(690)与宋之问同直习艺馆。后为婺州盈川令,世称杨盈川。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擅长五律,语言精丽严整,风格警劲弘放。有《盈川集》,《全唐诗》存诗一卷。    [ 注释 ] [ 1 ] 从军行:乐府《相和歌?6?1平调曲》旧题。     [ 2 ] “烽火”句:化用《汉书?6?1匈奴传》“烽火通于甘泉、长安数月”语意。西京,指长安。     [ 3 ]牙璋:调兵的符信,分两块,合处凸凹相嵌,叫做“牙”,分别掌握在朝廷与和主将手中,调兵时以此为凭。凤阙:指长安宫阙。《史记?6?1封禅书》:“(建章宫)其东二十余丈。”     [ 4 ]龙城:匈奴的名城,借指敌方要地。     [ 5 ]凋:此处意为“使脱色”。旗画:军旗上的彩画。     [ 6 ]百夫长:指下级军官。    [ 古今点评 ]  1一二总起,三四从大处写其宠赫,五六从小处写其热闹,方逼出“宁为”、“胜作”事。起陡健,结亦宜尔,但结句浅直耳。 (屈复《唐诗成法》)  2.语丽音鸿,允矣,唐初之杰。三四着色,初唐本分,五六较有作手,而音亦仍亮,一结放笔岸然,是大家。 (王溥《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 参考书目 ]  徐明霞:《卢照邻集?6?1杨炯集》,中华书局,1980年    简析    “初唐四杰”的从军、出塞之作,表现知识分子立功边陲的壮志豪情,慷慨雄壮,令人感动,对盛唐边塞诗的高度繁荣和成熟,有一定的影响。杨炯的从军行,是代表作之一。    《旧唐书·高宗纪》载:永隆二年 (681),突厥入侵固原、庆阳一带,裴行俭奉命出征。杨炯此诗当作于此时。发端警竦。“烽火照西京”一句,用夸张手法外患严重、情势危急,自然引出下句。目睹外患严重而“心中自不平”,其“从军”愿望与卫国决心,已和盘托出。第二联写从军。“牙璋”才“辞凤阙”,“铁骑”已“绕龙城”,词采壮丽,对偶精整,而一气直贯,将反侵略的军事行动写得迅猛凌历,声势逼人。第二联以战地风雪烘托战斗之激烈,反跌尾联:尽管风雪苦寒,战斗激烈,仍然“宁为百夫长”,为保卫祖国效力。首尾呼应,完美地表现了“从军”的主题。    分析与导读   《从军行》是汉代乐府《平调曲》名,内容多数写军队的战斗生活。这首诗是借乐府旧题来表现新的内容。唐高宗永隆二年(公元618),西北突厥部族入侵,唐朝派兵出征,诗中就记录了这次征战的情况。   古代边塞要地设有烽火台。边境一有军事警报,就通过烽火台传递信号,白天烧狼粪,青烟直上;晚上点燃柴火,烽火高照,看到了狼烟或烽火,便知军情紧急。报警的烽火照亮了西京长安,卫国战士的心情异常激动,久久不能平静。诗一开头就把唐朝军队的高度警惕性和旺盛的战斗意志,充分地表现了出来。         古代,将帅带兵出征,由朝廷授予军权,军权以兵符为凭信。“牙璋”,就是兵符的一种,分两块,一块留朝廷,一块交将帅,两块嵌合才能生效。嵌合的地方是牙齿形的,所以叫“牙璋”。牙璋是由朝廷发给将帅的,要到皇帝宫殿领取。汉代长安建章宫前的阙(望楼)上有金凤,称凤阙,这里便借凤阙代指皇帝宫殿。“牙璋辞凤阙”,是说将帅领了兵符牙璋,告别京城长安,奔赴抗敌前线。诗的下句接着说,强有力的骑兵(铁骑jì)包围了敌人。“龙城”故址在今蒙古人民***和国塔米尔河畔,原是匈奴祭天的地方,这里借指突厥军队的驻所。第二联这两句诗就把领兵出征到包围敌营的过程表现出来了;写得有声有色,显得非常紧张,很有气势。   第三联描写了两军交锋的战斗场面。漫天大雪,纷纷飘下,军旗上画着的青龙白虎之类的图案,黯淡模糊,看不清了;北风呼啸,战鼓雷鸣,各种声响混杂在一起,回荡在边地沙场之上。这里写的只是眼中看到的雪和旗的景色,耳中听到的风和鼓角的声音,但我从这里便可以想象得到,那兵来将挡、人仰马翻、刀光闪烁、箭簇纷飞、战马嘶鸣、杀声震地的壮烈战斗声面。那么大的一个激战声面,只用了十个字,就非常生动地勾画出来,的确收到了“言少意多”的艺术效果。   最后,诗人并没有交代这次战争的胜负如何,却以这样的议论来结束:宁愿去当一个下级军官(百夫长),也比一个白首穷经的书生强得多啊!很有点弃文就武、投笔从戎的意思。从这种议论,我们可以体会到,这场战争是打赢了,参战的人,尤其是大小军官都立下了战功;从这种议论,我们还可以体会到,诗人当时身为崇文馆学士而对书生加以贬抑,可能对自己的身分地位有些不满,带点牢骚情绪。也可以理解为一抑一扬的手法赞颂这场战争,突出这次卫国战争壮烈和意义的伟大。诗给人留下了想象的馀地。   这首诗情调慷慨激昂,可以说是盛唐边塞诗的先声。    [赏析]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那种由衷的爱国激情,写出了人物的精神境界。首二句交待了整个事件展开的背景。第三句“牙璋辞凤阙”,描写军队辞京出师的情景。“牙璋”是皇帝调兵的符信,分凹凸两块,分别掌握在皇帝和主将手中。“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这里,诗人用“牙璋”、“凤阙”两词,显得典雅、稳重,既说明出征将士怀有崇高的使命,又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第四句“铁骑绕龙城”,显然唐军已经神速地到达前线,并把敌方城堡包围得水泄不通。“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五六两句开始写战斗,诗人却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旗”和“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诗的最后两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艰苦激烈的战斗,更增添了他对这种不平凡的生活的热爱,他宁愿驰骋沙场,为保卫边疆而战,也不愿作置身书斋的书生。      这首短诗,写出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能把如此丰富的内容,浓缩在有限的篇幅里,可见诗人的艺术功力。首先诗人抓住整个过程中最有代表性的片断,作了形象概括的描写,至于书生是怎样投笔从戎的,他又是怎样告别父老妻室的,一路上行军的情况怎样,……诗人一概略去不写其次,诗采取了跳跃式的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跳跃式地发展前进。如第三句刚写了辞京,第四句就已经包围了敌人,接着又展示了激烈战斗的场面。然而这种跳跃是十分自然的,每一个跨度之间又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余地。同时,这种跳跃式的结构,使诗歌具有明快的节奏,如山崖上飞流惊湍,给人一种一气直下、一往无前的气势,有力地突现出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唐军将士气壮山河的精神面貌。 第三四句为描写出征牙璋辞凤阙[3],铁骑绕龙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