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 耶拿派
(1) 是德国最早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以施莱格尔兄弟为代表。
(2) 他们在耶拿创办杂志,提出浪漫主义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
2. 海德堡浪漫派
(1) 继耶拿派之后,又有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报刊,进行浪漫主义创作,主要人物有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
(2) 海德堡派的功绩主要在于对德国民间文学的收集和整理,主要成就中民歌集《儿童的奇异号角》、格林兄弟的《儿童与家庭童话集》。
3. “湖畔派”
(1) 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作家代表是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2) 他们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斯米尔湖区,由此得名"湖畔派",他们歌颂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抵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
(3) 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是英国浪漫主义划时代的宣言。
4. “东方叙事诗”
(1)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经东方故事为体裁的组诗——《东方叙事诗》。
(2) 叙事诗中的主人公被称为“拜伦式英雄”,因此又叫“叛逆者叙事诗”。
5. “拜伦式英雄”
(1) 拜伦式英雄大多出自于拜伦的《东方叙事诗》。
(2) 他们热情勇敢、意志坚强、傲慢孤独,但由于以个人主义来反抗,最终都以失败与死亡而告终。
6. “美丑对照原则”
(1) 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出于他的法国浪漫主义宣言书《〈克伦威尔〉序言》。
(2) 内容是:大自然中美丑并存,“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优美”,艺术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就应该通过强烈的美丑对照,同时采取艺术的夸张手法,于是“渺小变成了伟大,畸形变成了美好”。
7. 多余人
多余人是指俄国贵族革命时期(1825~1861)所塑造的一种典型。他们具有以下特征:
(1) 受到西欧民主思想的启蒙,品格、气质远远高于贵族子弟。
(2) 他们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苦闷、忧郁、彷徨。
(3) 他们都希望改变现状,但不能与社会彻底决裂,不会与社会正面对抗,只能是社会的多余人。
8. 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1) 强烈的主观色彩
(2) 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
(3) 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想象比较丰富)
9. 简述夏多布里昂笔下的“世纪病”形象。
(1)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夏多布里昂的作品《勒内》中的勒内是第一个世纪病形象。勒内生性孤僻、忧郁,与周围的一切格格不入,整日在冥思遐想中排遣他的忧郁,在孤独的漂泊中消磨着年轻的生命,这就是第一个“世纪病”形象。
(2) 勒内的性格是由社会造成的,在大革命浪潮的冲击下,贵族青年找不到自己的地位时那种悲观绝望的精神状态、阴暗的心理和郁郁寡欢的情怀,形成这样一种“世纪病”形象。
10.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主要思想内容。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以贵族恰尔德·哈洛尔德这个漂泊者的形象塑造了一个“拜伦式英雄”的雏型,整个游记的中心主题是对欧洲民主民族解放运动的观注和歌颂。
其中第一章反映了拿破轮铁蹄下当地人民的苦难、反抗和对自由的渴望,笔调自怜、悲观和冷漠。第二章写了作者希望被压迫民族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土耳其的统治。第三章描写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代表积极的思想。第三章是凭吊滑铁卢战场。第四章写了他的希望和信心变得最为是明朗有力。
11. 简析《唐·璜》的形象及作品主要艺术成就。
《唐·璜》是拜伦长篇讽刺叙事诗中的主要人物。
(1) 他英俊、骄傲、胆大、心灵和性格上没有特别出众的品质。
(2) 他热情、玩世不恭,但不绝望也不忧郁。他随波逐流,听天由命,没有反抗和积极进取精神。那不为道德教条束缚的自然天性,在曲折恋爱冒险中起着讽刺虚伪道德的重要作用。
《唐·璜》艺术成就:
(1) 辛辣的讽刺。被称为“讽刺百科全书”。
(2) 插话。在叙事过程中不时有意识地和大规模地插入议论。
(3) 题材和风格的无穷变换也是《唐·璜》显著特点,
(4) 运用口语体语言。
12. 简析奥涅金的形象。
奥涅金是普希金笔下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典型。
(1) 他受到西欧民主思想的启蒙,具有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倾向,品格和气质远远高于周围的贵族子弟。
(2) 他没有明确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在令人窒息的社会现实中看不到出路,看不到希望,苦闷、彷徨、忧郁、痛苦,对生活极端的冷漠。
(3) 他希望改变现状,但又不可能与这个社会彻底决裂,所以他不会与社会正面对抗,生活态度往往是消极的逃避。
13. 以《悲惨世界》为例,分析雨果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充分体现在“两个同情、一个遣责一个塑造”上。
(1) 对贫苦人民遭遇的同情。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对贫苦人民的不幸遭遇表示深切的同情,对当时的社会进行了揭露和控诉。
(2) 对人民的革命斗争表示同情。小说以满腔热情歌颂了***和党人的英勇斗争精神,歌颂了巴黎街垒战。认为人民的革命斗争是统治当局逼迫的必然结果,是合理的。
(3) 遣责了当前社会的世俗、法律,认为现存的资本主义法律是低级法律,只能使罪犯继续犯罪,而人道主义才是高级的法律,它能使罪犯改恶从善,终止犯罪。
(4) 塑造了人道主义最高典型,即米里哀主教和后期的冉阿让。小说通过米里哀主教和冉阿让宣扬了以“仁爱”“慈善”为核心的人道主义理想。米里哀主教是雨果理想中善的化身,他收留冉阿让,感化他,冉阿让变成了一个乐善好施的人,以人道对待死敌沙威,使沙威“人性”复活。
雨果的人道主义也有其局限性:以这样的人道主义感化来缓和阶级矛盾、调和阶级关系只是一种空想,对于正在蓬勃兴起的工人运动是一贴腐蚀剂,直接起着腐蚀和毒害的作用。
14. 《悲惨世界》的艺术成就。
小说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有机的结合。
(1) 现实主义描写。小说中许多画面,如冉阿让被迫害的经历,芳汀的悲惨遭遇,柯赛特痛苦的童年,以及滑铁卢战役、巴黎街垒战等都是现实、真实的描写。
(2) 浪漫主义手法。小说运用了许多浪漫主义手法,象情节的非凡性,人物的非凡性,巧合,冉阿让超人的体力和惊人的自我牺牲等是夸张的描写。
(3) 具有政论性。作者不时地站出来表达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4) 语言高昂、激烈、热情,有史诗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