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酒趁年华》读后感

《诗酒趁年华》读后感

特别惭愧火的一塌糊涂的“中国诗词大会”我竟然没有全部都看完,所以对于里面的郦波老师也就不甚了解,但是郦波老师的《诗酒趁年华》一书,我只是在众多书中多看了那么一眼就无法忘记。

书是办公室郭主任的她喜欢国学,喜欢吟诵,所以身边有许多诗词歌赋之类的书,一次偶然的机会翻看了一下,就难以释手,然后借阅。用一夜的时间将他读完,闭目想想,除了优美与震撼,无法用其他词汇来形容。

让人感动的诗词背后都有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 陆游一位爱国诗人,读的最多的就是他的爱国诗,但是读到他的爱情诗时,总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初读到他的“钗头凤·红酥手”以及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两首词时并无特别感觉,理解也没有那么深刻,只是大家对两首词的评价非常高,堪称爱情诗之最。当了解完诗的背后的凄美的爱情故事后,再读两首诗时与两位主人公有了***鸣。诗的语言简单,字字珠玑,用有限的字,再规定的格式内,表达出无限的情感,所以如果不能了解创作背后的故事,就不会与作者产生***鸣,因此也体会不到诗的美妙。再教学中诗要与当时的环境一起告诉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诗词的意思,因此才能拍手叫绝。当然还有黄中则的《绮怀》,不了解背后的心酸的爱情故事,永远体会不到诗所暗藏的情感,当然也无比的唏嘘,总是将他和纳兰容若做对比,虽然身世不同,但对于爱情的无助却是相似的。

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钗头凤·世情薄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每一首诗都能是作者的品格的写照。 年少时读于谦的石灰吟,只是感觉写的好真实,属于标准的写实诗,体会不到作者坚韧纯洁的品格。当读完明史,对北京保卫战有所了解后,突然发现这哪里写的是石灰啊,分明写的就是他自己,十六岁的诗里就已经注定了他四十年后的结局,他的一生就像石灰一样,坚韧而又一尘不染。再比如陶渊明和刘禹锡,如果不能全面的了解他们两位的生平经历,就读不出诗中所流露出的隐者之意,读不出作者的豁达与豪迈之情,读不出诗中对当权者的失望,对远离朝堂生活的安逸。当更好的了解作者后才能全面的读懂他的诗。

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刘禹锡秋词二首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秋词二首?其二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作者的特殊的学识经历,会赋予诗歌不同的韵味。 年少时的李商隐曾有一段学道的经历,再学道时期由于他和宋玉阳道士的感情被发现,所以被逐下山。由于他生活的年代唐朝中晚期,盛行修道,所以他的诗词里面的总有些道家的思想隐隐的流露。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关于诗中字的读音,再本书中郦波教授对于很多诗句中的读音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写出了读此音的缘由。古诗中的很多字的读音是多音字,还有的读音已经没有了,所以再学习的过程中需要特别的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