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先生的诗歌

余光中先生去世了,他的名作《乡愁》,再一次铺天盖地的出现在我的朋友圈里。

于往常的热点不同,这次我一点儿也不反感,因为我知道,大家是在用这种方式来纪念他、赞扬他。

身故后,人们吟唱你的作品,人们称颂你的文采和思想,还有什么能比这种纪念方式更有价值呢?这是俗世对一个人的最好的肯定。

当然,网络上则就一片热闹景象了。有提及余光中其他名作展示自己学识渊博的,有介绍生平给吃瓜群众的。有怀念他的,有批评他的。

这情景让我想起了武则天,智慧的她为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也许,她当时就已经知道了,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而人,也只能任人们评说,尤其是身故之后。

和很多人一样,我对余光中先生的印象,就是从教科书出发的。他的一首《乡愁》,让当时尚且年幼,不识乡愁为何物的我,也隐隐约约体会到了那种“可望而不可得的愁苦”。

后来随着年岁渐长,才知道这个人原来是这样的身世:他出生于南京,祖籍为福建永春,因为母亲原籍是江苏的,所以他也常常称自己为江南人。却常年生活在台湾,与他的家乡隔海相望——这是一个有真正乡愁的人!

余先生一生写诗歌,写散文、写各种他想写的文章。作为有着回乡情结的台湾省人、文字传天下的文化名人,他无形中被赋予了政治意义。无论这是否出自他的本愿,但是现在,只要提起他,我们就会想到:哦,这是一个想要回来的游子,这是一个热爱中国,喜欢中国,赞美中国的文人。

我很喜欢的张佳玮张公子,在怀念余光中先生的文章中说“余光中先生有一种南朝文人气质”,夏志清先生也说过“余光中所向往的中国并不是台湾,也不是大陆,而是唐诗中洋溢着‘菊香玉兰香’的中国。”也就是说,他思念的,并不是大陆,而是理想中的中国。

但这并影响他的乡愁,通过诗歌,影响了一代人。

游子们在情感上是***通的,对祖国的怀恋,是我们***同的乡愁。

无论世人怎么评说他,我对于余光中先生的深刻印象,源于一个句子。

因为这个句子我对他始终抱有好感,也因此为他的死讯而感到切肤的悲伤。

“ 四月的太阳,清清冷冷地照在他的颈背上,若亡母成灰的手 ”——这是他的散文《四月,在古战场上》中的一句。并不出名,但我却印象很深刻。

当时我只是个孩子,初读这句话,根本无法体会其中的情感。四月的太阳,怎么会冷冷清清的?为什么会像成灰的手?成灰了,还会有手吗?

直到有一天,我站在那个太阳下,突然就明白了,那一刻,我潸然泪下。

那时候,奶奶刚刚去世,葬礼结束后,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一个人沉默不语。脑子里根本不知道应该想些什么。抬头看天,发现天上的太阳,冷冷的,淡淡的,就那么挂在天上,好像一点热度都没有,就只是挂在那里而已。

突然,“四月的太阳,清清冷冷地照在他的颈背上,若亡母成灰的手”,这句以前是非而非似懂非懂的话,就从记忆深处浮了上来。这太阳,照到我的脊背上,果然,就像奶奶的手,那已经灰飞烟灭却不愿散去的、想要爱抚我的手。想触摸,却摸不到。即使摸到了,也是冰凉的,没有记忆里奶奶手掌心的一丝温度。

那一刻,我突然感到了一种刻骨的孤独。那是被独留在人世间,天地悠悠却无处可去,人来人往却再无牵挂,那是混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宿命感。让人无法抵挡、却也无法接纳的痛苦感受。

但是, 一想到曾经在遥远的时空中,同样也有那么一个人,和我有同样的这份儿孤独,突然就不那么孤单了,似乎被人理解了,隔着时空,产生了***鸣。我的孤独,似乎也不再那么难受了。

把人联系在一起的是情感。

不因一个人的社会身份和政治地位,就评判他、否定他,因为很多时候世事难料、时局复杂,被命运裹挟着,人往往会身不由己。

苏东坡在他的时代一片批评声,是被皇帝放逐的失败者。可是,如今我们谈起他,只有仰慕和赞叹。只因流传千年的,是他的精神、是他的情感。我们在这些精神和情感里,找到了自己理想的样子。

作为普罗大众,我们离政治太远,离社会太近,离自己最近。

所以问问自己的心,你想说什么,就坦诚地表达,这是对那份情感和自己最好的尊重。

以上,就是我的坦诚,希望这不值一提的怀念,能够化作送先生远上青天的一片轻云,送你去往梦想中的“中国”。

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