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与酒有关的歌曲和诗

酒与音乐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音乐史,不难发现:音乐与酒结 下了不解之缘。

西周至春秋时期,歌曲主要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贵族和士大夫根据民歌改编创作的歌曲, 颂是祭祀乐歌。风雅歌曲在宫廷及士大夫宴乐时演唱, 一般以瑟或琴伴奏,故有“弦歌"之称。颂亦用瑟伴奏, 但也有加琴或搏拊的。现存歌词305首,即孔子所编的《诗经》一书。这305首歌曲中,有不少与酒有关,例如有12首风、雅歌曲经常被士大夫用于“乡饮酒礼", 它们是《鹿鸣》、《四壮》、《皇皇者华》、《鱼丽》、《南有嘉鱼》、《南山有台》、《关帷》、《葛草》、《卷耳》、《鹊巢》、《采蘩》、《采苹》,被称为《风雅十二诗谱》。这套 诗乐用律吕谱记写,是宋乾道(1165一1173年)年间的进士赵彦肃所传唐开元(713一741年)年间一般仪 式所用之歌曲。

《风雅十二诗谱》中,有些歌直接描写了酒,例如《鹿鸣》的第二、第三段:

呦呦鹿鸣,食野之慧。我有嘉宾,德音孔 昭。视民不忖t,君子是则是放 。我有旨酒,嘉 宾示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苓。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 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再如《鱼丽》:

鱼丽于言,鱼尝室。君子有酒,旨且多。

鱼丽于言,纺维。君子有酒,多且旨。

鱼丽于言,鱼匡鲤。君子有酒,旨且有。

物其多矣,维其嘉矣。

物其旨矣,维其借矣。

物其有矣,维其时矣。

三如《南有嘉鱼》:

南有品金,是然革革。意子有理,品真式是以乐。

南有嘉鱼,羔,然汕汕。君子有酒,嘉宾式燕以衔。

南有缪木,甘瓠累之。君子有酒,嘉宾式燕绥之。

翩翩者辙,羔然来思。君子有酒,嘉宾式萍、又思。

战国时期,酒在音乐中也有反映。例如楚辞《九歌》之一《东皇太一》中的:

瑶席兮玉啡,主持把兮穗芳。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梓兮树鼓,疏缓节兮安歌,陈芋瑟兮浩倡。..

《九歌》本是古代乐歌,《离骚》、《天问》都曾提到它。传说它是夏启从天上偷来的。屈原在这部民间祭 神的乐歌的基础上,创作了用于朝廷大规模祭典的同 名祭歌。《东皇太一》就是其中的一篇。它多次重复,曲调比较简单。

屈原的《招魂》一诗,也有一些关于酒的诗句,如 “华酌既陈,有琼浆些”,“美人既醉,朱颜院些,”“娱酒不废,沈日夜些”。作为歌词,《招魂》段落分明,转折多变,华彩缤纷,感情真挚,与它相配合的,应该是一套艺术性相当高而且很不寻常的曲调。其曲式,据杨荫浏先生分析:“前有总起,中间有显著的曲调变化,后 有总结”。(《中国古代音乐史稿》)

谈起汉代的音乐,不能不谈及乐府。乐府,原本是汉代音乐机构的名称。创立于西汉武帝时期,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的音乐,兼采民间歌谣与乐曲,并设置了 几十位文学家专门根据民间曲调填写歌词。魏晋以后, 将汉代乐府所搜集所创作所演唱的诗歌统称之为“乐府"。“乐府者,声依永,律和声也。”(刘艇、《文心雕龙》)汉乐府有许多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民歌, 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广阔的社会生活,在艺术上具有 刚健清新的特色。其曲名,有些就与酒有关,如《将进 酒》、《置酒》。《将进酒》是乐府鼓吹曲(饶歌的名称) 的一部,歌词专写宴饮赋诗之事,后用于激励士气,宴享功臣。《置酒》是相和歌大曲的一支曲子。在第五、六 世纪以前,民间音乐在北方统称为相和歌。《宋书》卷二《乐志》载有《大曲》十五曲的歌词,其中就包括《置酒》。

右也乐府与酒享有关。如宋编《乐府诗集》100卷,分为12类,其二即为“燕射歌辞”,用于飨宴。至于直接描写洒的乐府,也有不少,例如属相和歌瑟调曲的 《陇西行》中的“请客兆堂上,坐客毡瞿艇。清白各异 槽,洒上正华疏。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却略再跪拜,然后持一杯。”描写了主人殷切待客的情景。又如属相和歌清调曲的《相逢行》,极力描写了富贵之家的豪华:“黄金为君门,白玉为君堂。堂上置槽酒,作使邯郸倡。中庭生桂树,华灯何煌煌.....”,豪华生活自然离不开酒。

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诗全部是乐府歌辞。他“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其《短歌行》开头两解即与酒有关: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魏未晋初,阮籍创作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古琴曲,名曰《酒狂》。南北朝民歌中,写酒的也有不少,例如清商乐《读曲歌》。当时,民间音乐无论在北方还是南方都统称为清商乐。 《读曲歌》属吴声歌曲(产生于吴地的歌曲的总称,含许多曲调)。“读曲”亦作“独曲”,即徒歌,歌唱时不用乐器伴奏。歌中有这样的词句:“思难忍,络啻语酒 壶,倒写侬顿尽。”

隋唐时期,为歌唱写作的诗人很多。李白、元旗、 王维、白居易、李贺、李商隐、李益等诗人的不少诗, 都曾被人们传唱,其中不少与酒有关,例如李商隐的 《杨柳枝》:

暂凭搏酒胜元悔,

莫损愁眉与细腰。

人世死前惟有别,

春风争似惜长条。

杨柳校乃乐曲名。有白居易诗为证:“六么水调家家现,白雪梅花处处吹,古歌旧曲君休昕,昕取新翻杨柳枝。”

又如王维的“渭城朝雨温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唐代曾广为传唱。此曲原是一首琴歌,因琴歌将王维的诗重复了三次,故取名为《阳关三叠》。这首琴歌在流传过程中,渐渐脱离歌词成为一首古琴独奏曲。

唐贞观、开元年间,曾流传一首《凉州曲》:

汉家宫里柳如丝,

丰觅桃花连碧池。

圣寿己传千岁酒,

天子更贯百僚诗。

《乐苑》曰:“凉州,宫调曲。”《乐府杂乐》曰:“梁州曲,本在正宫调中,有大遍小遍。”

《醉渔唱晚》也是一首著名的古琴曲,其作者,有唐代诗人皮日休、陆龟蒙及“后世隐者”等几种说法。 乐曲描写了渔夫放声高歌、豪放不羁的醉态。

敦煌乐谱中的《倾杯乐》,则是唐代流传的一支琵琶曲。

宋代的歌曲,主要是词。作为歌词的宋词,“以协音为先。音者何?谱是也。"(宋·张炎《词源》)宋词的词牌,也就是乐曲,与酒有关者甚多,例如:醉太平 (醉思凡)、酒蓬莱、醉中真(即洗溪沙)、频载酒、醉厌厌〈即南歌子)、醉梦迷(即采桑子)、醉花春(即渴金门,又名不怕醉、东风吹酒面)、醉泉子、倾杯乐、醉 桃源(即阮郎归)、醉偎香(即朝中措)、醉梅花(即鹤鸪天)、洒落魄(即一制珠,又名醉落拓)、题醉袖(即踏莎行)、醉琼校(即定风波)、酶江月(即念奴娇)、貂裘换酒(即贺新郎)。

宋词中,反映或描写洒的作品不少。例如苏轼《念奴娇》的“人生如梦,一搏还酶江月”,《水调歌头》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萧》的“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另外,姜菱 《石湖仙》、《淡黄柳》、《角招》、《越九歌》、《霓裳中序第一》、《惜红衣》、《翠楼吟》、《玉梅令》都唱到了酒。

在南宋,音乐还被用作推销洒的手段。“赌军酒库"在每年清明节和中秋节前后都要利用乐队、妓女和女孩子,或执乐器,或装扮故事中的角色,列成队伍, 在街头游行,为推销新酒进行宣传。从酒库出发,到官厅表演了杂剧,演奏了音乐,再回到酒库。

金代,诸宫调《董西厢》卷七之尾声,板式为散板, 结束音落在商音上,其内容也牵涉到酒:“红娘怪我缘何害,非关病酒,不是伤春,只为冤家不到来。”

元代的歌曲一一散曲,曲牌甚多,其名称与酒有关者,据不完全统计有:醉花阴、倾杯序、醉太平、醉扶归、醉中天、醉乡春、醉春风、醉高歌、醉旗儿、沉醉 东风、沽美酒、梅花酒、醉娘子(又名真个醉)、醉也 摩草、醉雁儿,等等。元代的戏曲一一杂剧与南戏,皆有乐谱传世,其名称与酒有关系的,杂剧有醉中天、梅 花酒、酒旗儿、沉醉东风、醉春风、沽美酒、醉娘子、 醉扶归、醉花阴、醉中天、醉太平;南戏有醉娘子、醉 罗歌、沉醉东风、醉翁子、醉太平、醉扶归、醉中归、 劝劝酒、(北)沽美酒带太平令、醉侥侥。

无论杂剧或南戏,还是散曲,以酒入词进行歌唱的 现象屡见不鲜。例如白朴的杂剧《御沟红叶》的女主人公宫女韩妇人所唱的一段煞尾即为:“稳坐定自象满斟 着碧玉园。拥跤绢将红叶儿怀中搂。你与我递一盏新婚庆喜的酒。"又如张可久的小令《朝天子·湖上》:

鹦杯,玉酷,梦冷芦花被 。凤清月白总相 宜,乐在其中矣。

寿过颜回,饱似伯夷,闲如越范蠢。问谁、 是非?且向西湖醉。

明代和清代的音乐,最有代表性的是民歌与小曲。据不完全统计,明、清两代出现的民歌、小曲的歌词集和曲谱集就有《四季五更驻云飞》、《新编寡妇烈女诗曲》、《玉谷调簧》、《词林一枝》、《挂枝儿》、《山歌》、 《新镑雅俗同观挂枝儿》、《新镑千家诗吴歌》、《粤风》、 《时尚雅调万花小曲》、《霓裳续谱》、《借云馆小唱》、 《白雪遗音》等。这些集子皆收有?些与酒有关的民间 歌曲。有的歌名中就有酒,例如《挂枝儿》中的《骂杜康》、《醉归队《家家扶得》、《酒风》;《白雪遗音》中的 《这杯酒》、《酒》、《上阳美酒》、《醉归》、《未曾斟酒》等等。有的,内容中唱了酒,例如吴畹卿传谱的《山门六 喜》,唱的就是鲁智深醉打山门的故事;浦文琪传唱的 《玉娥郎》中有这样的词句:“五月五日是端阳,角泰香, 艾虎挂门旁,富蒲洒满筋。"

明、清的戏曲音乐,与酒有关的也不少,例如传奇 《郎嘟梦》有一出名字就叫《三醉》;明、清杂剧至今存有乐谱者,只有四个全折,其中一折就是《吟风阁》一剧的《罢宴》、昆曲《小宴》、京剧《武松打虎》等,酒 都是角色歌唱的重要内容。

明、清的宫廷音乐,宴乐占有重要位置。例如清代的宴乐就有《中和韶乐队《清乐队《庆隆舞》、《筋吹》、 《番部合奏》、《高丽国徘》、《瓦尔喀部乐舞》、《回部乐》、《卤簿乐》、《丹隆乐》等。其中,《筋吹》、《番部合奏》、《高丽国徘》、《瓦尔喀部乐舞》、《回部乐》都是 少数民族音乐。宴飨在“三大节”即元旦、“万寿”和冬至举行,何时演奏哪一种音东,随着礼仪的进行而有严格的规定:“皇帝出入奏《中和乐》,臣工行礼奏《丹隆乐》,惰食奏《清乐》,巡酒奏《庆隆乐舞》。”(《律吕正义后编》卷四十五)

公侯、缅绅等富贵人家,举行宴会时往往也以音乐 惰酒,“或三四人,或多人唱大套北曲。乐器用筝、基、 琵琶、三弦子、拍板。....后乃变而用南唱。歌者只用一小板,或以扇子代之,间有用鼓板者。”(明·顾启元 《客座曲话》) 民国时期,民歌浩如烟海,其中与酒有关的数不胜数。其中以酒为名的就有很多,例如流行于陕甘宁一带的即有《八仙饮酒》、《九杯酒》、《十杯酒》,等等。光《十杯酒》,就有分别流行于石泉、安塞、新宁、淳耀、 陕北等地的名同实异的歌曲。

民间器乐曲也有不少与酒有关,如广东音乐《三醉》、《醉翁捞月》、《玉楼人醉》、《吴宫醉舞》、《醉桃源》、《醉花阴》等等。